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獨角獸”歸來:回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9-10 03:34:16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翀

  獨角獸,神話中的稀有動物。創投界用“獨角獸”來形容那些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因為這樣的企業十分罕見。

  上海網際網路行業的“獨角獸”同樣不多。來自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只有19家,包括小米、美團、滴滴打車等,其中上海僅大眾點評網及被百度收購的愛奇藝上榜。好在今年,上海又有三家企業踏進“獨角獸”俱樂部,分別是網際網路房産仲介愛屋吉屋、外賣平臺餓了麼和分類資訊網站百姓網。其中,百姓網還成為行業內最快拆除VIE結構、計劃年內回歸國內上市的本土企業。

  這個“獨角獸”為什麼要歸來?

  追著市場走

  戀舊,是百姓網首席執行官王建碩素有的名聲:十多年前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他,即便到今天,仍舊忘不了校園——從他的辦公室窗戶望出去,就是交大徐匯校區的操場;在工作中有什麼問題需要思考,他就會到校園繞著操場散步甚至跑圈。

  因為戀舊,所以回歸?王建碩説“不”,“而是因為市場在國內”。

  他覺得,推動百姓網回歸的,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大環境使然。

  從企業發展看,“我們的用戶、客戶都在國內。此前國內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選擇在納斯達克等海外市場上市,大多是因為受國內上市的限制,不得已而為之。事實上,海外市場的用戶根本不了解這些中國網際網路産品,這樣的環境,怎麼可能合理地評判出一家企業的價值?”

  為此,發現有回歸的機會後,百姓網立刻啟動回歸流程,因為“回來之後,我們的用戶、客戶都在這裡,企業和資本市場之間可以産生一個良性的互動”。

  至於“機會”,王建碩認為,這是中國對優秀網際網路企業的渴望,尤其是原創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眼下的中國市場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援。

  王建碩表示,現在國內資本市場優質的網際網路公司稀缺,如果儘快回到國內,公司就能擁有“先發優勢”。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眼下也有很好的機會——各方資本活躍,政府又積極推動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新政策不斷推出,整個大環境都為原創網際網路企業和相關上下游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

  啟動回歸的“獨角獸”,最先的歡迎者就來自國內資本市場。“當我們告訴大家要拆除 VIE 回國的時候,一週之內確定的投資額就已經遠超過幾倍于我們所需的融資規模”。

  “在最新一輪融資中,幾乎所有的投資方都是‘特事特辦’——在一兩天之內做出決策,以最快速度做完審核,甚至有些在外出差的審核人員直接坐火車、飛機趕到上海要求籤字……最後,在我們給定的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時間點裏,完成了打款。”王建碩回憶道。

  火熱的國內資本市場就沒有風險了嗎?

  王建碩承認,熱鬧的背後也需要靜心對待,不能過於理想化,因為風險與機遇同在。他覺得,中國資本市場遠未完善,包括近期股市的跌宕起伏,都顯示出市場的不穩定性。但從長遠看,中國資本市場必然日趨完善,而社會各界為網際網路企業營造的發展空間同樣值得看好。這些,已經足以值得更多的本土“獨角獸”選擇留在中國發展。

  “老三”哲學觀

  資本市場用極高的熱情回應了“獨角獸”的回歸,但在業務發展上,百姓網面臨的挑戰並不小。

  今年4月中旬,同樣主打分類資訊的58同城和趕集網合併。作為細分市場的老大老二,這兩家的合併顯然會對行業“老三”百姓網造成影響。網上本來就有段子説,老大和老二打架,遭殃的卻是老三。如今,老大和老二牽手了,老三還能用什麼拼市場呢?

  百姓網這頭“獨角獸”似乎有另類的一面。比起此前58同城和趕集網鋪天蓋地的廣告,百姓網比較低調。由於目前相當一部分業務量在二三線城市,所以百姓網在上海投放的廣告有限,不少上海網民也不清楚這家網站。當記者前往百姓網辦公室時,看到整個公司一共才100多人,與一些成長型網際網路公司動輒上千人熱熱鬧鬧辦公的場景截然不同。相關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在最初創業的5年,百姓網的員工規模一直在30人以下,眼下的100多人已經是“急速擴張”的結果了。

  王建碩解釋,百姓網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大選擇就是“輕公司”。他覺得,有些網際網路企業不斷用廣告、員工數量來強化外界對企業的印象,這種做法其實有弊端:公司架構複雜、辦公效率低下、運營成本龐大。雖然網際網路行業習慣了“燒錢”,但如果錢“燒”得不是地方,那麼最終的結果很難如意。

  相比之下,“輕公司”就好像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舢板,面對的風險不小,但控制力強。比如,得益於精簡的人員配置,百姓網一直保持盈利態勢,這就為後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至於如何進一步從市場上脫穎而出,百姓網也在探索。

  就分類網站的架構看,普通用戶會覺得百姓網和58趕集非常類似,搜索某些服務或産品得到的結果也大同小異。這是目前網際網路行業同質競爭的典型現象。但王建碩覺得,即便是這樣,也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商業創新,不一定要提供新的東西,而是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成本去提供。比如,我們以百分之一的人、百分之幾的成本做出一個相似的産品,這難道不是競爭力嗎?”

  同時,百姓網選擇為未來投資,包括為離職員工創業提供工位、甚至直接投資,並不擔心他們的創業內容與自身業務衝突。王建碩表示,這是為了營造競合關係:“我比較推崇‘輕公司、大生態’。”他覺得,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越來越細分,公司制已經慢慢被輕型的社群制所取代,公司和企業在工作之中更多不是雇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這種趨勢代表未來,所以百姓網會不斷變大一點點,但也分解一點點,讓生態係持續擴大,而公司不太大。”

  網際網路分析師唐洶指出,綜觀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可以發現之前大多提倡“以快打慢”、“大魚吃小魚”的思路。實踐也證明,這些思路未必能“通吃”市場。比如2007年市場追捧的社交網站、2010年爭相投資的團購,都採取了上述思路,最後“傷亡慘重”,市場發展也不甚理想。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究竟該“快”還是“慢”,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對企業來説,應該根據自己的基因,選好商業模式和發展策略。

  VIE是把“雙刃劍”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之所以關注百姓網回歸,還因為它只用20多天就拆除了VIE架構,這在專業人士眼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出海”時借助的VIE模式,其實是把“雙刃劍”。如何應對,直接關係到更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未來。

  VIE架構,也被戲稱“新浪模式”。由於早期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人多為外國資本,在國內拿不到ICP(因特網內容提供商)牌照,無法在國內上市。2000年,新浪找到了一條變通道路,即通過“協議控制”的方式,實現境外註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由境外的上市實體通過協議方式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這種模式讓新浪順利在境外實現上市。此後,VIE架構幾乎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海外上市的唯一方式,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

  通過VIE架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確實從境外資本市場獲得了可觀的融資額。可正如王建碩所説,境外投資人與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理解差異,也影響到中概股在境外資本市場的整體走勢。

  另一方面,中國市場卻頻頻傳來好消息。隨著國內市場的開放程度越來越大,即便擁有境外資本背景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有了回國上市的機會,尤其是新三板、新興戰略板等設計,更讓網際網路企業在回國後還能根據自身特色選擇合適的市場兌現價值。此時,VIE的負面影響也暴露出來。王建碩介紹説,拆VIE主要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外資退出協議的簽署以及交割; 第二步是內資部分完成募資、合同簽訂; 第三步則是在前兩步完成後,看整個交易在法務上是否能得到政府允許。這三個步驟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任何一個步驟完成不了,都將直接導致VIE拆除失敗,從而影響企業的後續發展。

  正在處於拆 VIE 過程中的商派首席財務官李星亮也坦言,拆VIE的過程中還有許多意外,比如外匯問題:“美元退出換成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可忽略;還有拆VIE會牽涉到高昂的稅費,都是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艾瑞諮詢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VIE 結構雖然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境外融資的有利工具,但對部分企業來説,也意味著回歸漫漫無期。例如,像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企業由於市值高、股權分散,外資退出難度相當大,基本不太可能完成VIE架構重組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市場要吸引更多的“獨角獸”企業,需要對VIE架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有投資人向記者戲稱:“過去15年,創投機構都在建VIE,但如今很多券商、律所、投行、私募股權基金等都忙著拆VIE。”她覺得,未來五年的市場趨勢都將是幫助中概股拆VIE。從完善境內資本市場看,有必要從政策上為拆VIE加速。另一家上市公司負責人也提出,目前對於已經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來説,國外資金退出方式沒有完全理順是一大難題。為此,政府在為網際網路企業營造發展環境時,也有必要將相關內容考慮進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