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環球時報:安倍連任總裁或顯當下日本“無人”

  • 發佈時間:2015-09-09 07:27: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報名8日上午截止,結果只有現任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一人報名參選。安倍因此不經投票再次當選,這意味著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他將在本屆首相任期結束後實現連任。

  日本輿論對安倍不經投票就獲得連任權有些微詞,但它們不會起什麼作用。

  日本沒有能與自民黨匹敵的政黨,自民黨內又無人能挑戰安倍的權威,潛在的日本下任首相就這麼“確定了人選”,儘管在程式上無可挑剔,但對一個西方式民主社會來説,這總是有點怪怪的。

  因為安倍幹得沒那麼好,他最多屬於日本政壇“相對最不壞”的選擇。這麼一個人物在如今的日本“無可取代”,令自民黨內所有潛在競爭者“望而卻步”,整個日本政治無條件為他鋪出紅地毯,不知這該不該算如今日本“無人”的一種表現。

  有人這樣給“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打分:第一支箭打A,第二支箭打B,第三支箭C、D都不夠格,只能打E,合在一起就是ABE,這正好是安倍的英文名字。

  安倍外交非常簡單,就是抱美國大腿,與中韓俄不同程度對立或疏遠。這是一個國家獨立外交的大忌,安倍執政這幾年大大壓縮了日本的外交戰略彈性和空間。

  安倍推動的新安保法案即使在日本國內也廣受爭議,它作為安倍“勇於改革”的主打項目,其實際意義掖掖藏藏,它帶給日本未來的不確定性似乎要高於確定性。

  安倍成為日本政壇的霸主,反映了日本社會總體上的迷茫。在國家經濟及政治長期低迷的情況下,日本社會總有一些東西不願意正視,而更喜歡人云亦云,放大某些簡單的原因,用膚淺的情緒宣泄代替深層的反思。安倍迎合了很多日本人的心理,配合了他們的焦慮,他更像是成功的政治心理學者,而非負責任的治國者。

  很多中國和南韓普通民眾對安倍意見很大很尖銳,而中韓與日本的國家利益分歧並沒有那麼誇張。安倍執政導致了日本與鄰國關係最近幾十年最糟糕的時期,外交衝突前所未有地擴大成社會之間的對立。這對中韓意味著什麼另説,但它對日本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安倍帶領日本在戰略上劍走偏鋒,他似乎在刻意把同中國的關係推向谷底,賭在這之後日本對於恢復中日關係的主動權。他是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首相中從未有過的“超級鷹”。

  重要的是,中國外交的外延面要遠大於日本,這使得中方在處理中日關係時的迴旋空間更大,策略可以更從容,這是中國對日戰略主動性的源泉。中國一直希望改善對日關係,但這是北京的一個穩定意願,而非精心設計並且執行起來高度緊張的賭博。

  總之安倍的政治格局有點小,這決定了他任上的日本也不可能有格局上的突破。對於安倍中國需要適應,不能與他個人計較,也不與他領導下的日本做莫名其妙的鬥氣遊戲。就像剛剛過去的大閱兵,我們面向世界,安倍政府對如何反應絞盡腦汁,但對中國來説,安倍來不來只是一個長長名單中圍繞一個名字的變數。

  中國不喜歡安倍,但他卻可能成為最近十幾年執政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我們不需因此而把整個日本劃入另冊,我們應當保持對日關係的平常心。安倍的確是日本民眾選出來的,日本社會對中國不喜歡的程度也確在增加,但讓安倍長時間在任不是日本專門為了對付中國而做的選擇,這不是那個國家和社會對抗中國的宣示。對此我們也應了然於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