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短租平臺 怎麼過信任關

  • 發佈時間:2015-09-09 05:29:27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趙翰露

  全球房屋短租平臺、共用經濟鼻祖之一的Airbnb,日前宣佈進入中國市場。

  對此,業界質疑聲大過叫好聲。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已有眾多Airbnb模倣者,恐怕會“亂拳打死師傅”;另一方面,Airbnb涉及的短租市場,打了政策擦邊球,樹大招風,必須面對來自監管部門的壓力,就像Uber所遇到的那樣。

  模倣者與監管之外,筆者想重點談的是另一個問題:信任。

  Airbnb和Uber同為“共用經濟”的代表。所謂“共用經濟”,是非常理想化的模式,通過網際網路技術,使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能直接對接,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然而,所謂的“中間環節”並不意味著層層盤剝,除了必要的資訊成本,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即風險控制。

  在信任度高的社會,去“陌生人家住一晚”的確是新鮮有趣的體驗。而在信任度還不那麼高的社會,情況就不同了。許多人在歐美旅行時會選擇Airbnb,但去其他治安稍差的地區,仍會傾向於星級品牌酒店,就是這個道理。

  即便是在信任度高的社會,由非專業的房東直接提供住宿服務,也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環境臟亂、食品過期、鄰居投訴……都是發生過的真實案例。

  所以,對“信任”的質疑,並不直接針對Airbnb及其所代表的模式,不可否認,這一模式也有不少可取之處。但在特定的社會大環境中,要剝離層層分擔風險的中間環節,直接取得大多數人的信任,實非易事。

  當然,Airbnb等短租平臺不是沒有措施,準入審核、保險、評分等機制,都有助於信任體系的建立。但真正要做到讓人放心,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應當納入嚴格的法律監管之下。當前,短租平臺以“日租”概念,試圖規避更為嚴格的旅館業監管,可這不是長久之計。新生事物的合法化,既需要新人們的誠意,亦需要監管部門的主動出擊。

  在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出現前,筆者對Airbnb在中國鋪開持謹慎態度。事實上,Airbnb的模倣者們,更多地在與房産商合作,利用閒置的度假公寓,成為變相的“酒店”,這樣就失去了Airbnb“人情味”、“文化交流”的特色。

  但願Airbnb不要走上這條老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