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教師理財不妨跟著年齡走

  • 發佈時間:2015-09-09 02:34:20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各種針對教師的“消費”琳瑯滿目。不過,一貫喜歡創新的銀行,今年對推出教師節的專屬理財産品仿佛沒有了以往的熱情。業內人士分析説,教師節專屬産品與其他産品沒有多大的區別,推不推意義不大。穩定收入的教師群體理財的關鍵詞是積極、穩健、長期,不妨根據自己的年齡選擇適合的理財産品。 鄭州晚報記者 倪子

  青年教師

  購買理財産品不超個人總收入40%

  張老師今年25歲,是一傢俬立小學的語文老師,月收入3000多元,尚未結婚。她説,現在只想當一個單身貴族,暫時還沒有考慮到攢錢結婚的事。每個月的工資發下來以後,她都會將其中的三分之一拿出來進行定期儲蓄。然後,再交三分之一給父母,最後的三分之一留著消費。

  理財師表示,對於張老師這個年齡段的老師來説,已經應該為自己考慮未來的資産累積,為將來成家生子做些打算。因此,除了單純儲蓄以外,還應該考慮購買一些其他理財産品來補充收入。

  “這個年齡段的人抗風險能力比較高,可以考慮主動進攻,購買一些基金或者黃金産品。”理財師建議,首先,年輕老師生活單純,開銷不會很大,因此要控制自己業餘生活的消費慾望,合理消費。然後,拿出部分收入購買基金定投,或者黃金積存等理財産品,也可以購買一些銀行主推的投資類理財産品。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老師大多身體健康,暫時不會出現一些職業疾病,因此,在商業保險方面,可以主要考慮意外險,然後是重大疾病保險。購買理財産品的資金數額理論上不要超過個人總收入的40%,以免造成經濟負擔。另外,年輕老師在選擇理財産品時,最好考慮中短期産品,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財需求會有所改變,因此用中短期産品可以預防後期調整時出現的不便。

  中年教師

  考慮養老中長期産品是首選

  陳老師今年45歲,是我市某重點中學的數學老師兼班主任,月收入8000元以上,女兒16歲。陳老師説,他的家庭經濟壓力不大,每月去除房貸以後,還有5000元左右的可支配收入。他為自己和孩子購買了重大疾病保險和意外險,但沒有進行其他的投資理財,希望通過購買理財産品來進行養老儲備。

  理財師説,中年教師已經生兒育女,有著穩定的經濟收入。如此一來,他們唯一需要考慮的理財目的就是為孩子準備教育儲備金和準備自己的養老錢。中年老師們可以通過保障性分紅險這樣的穩定理財方式來進行養老儲備,同時還能提供疾病和意外保障。另外,還可以用基金定投來為孩子儲備教育基金。按照比例來算,孩子的教育金儲備應該佔家庭收入的10%左右為宜,養老保障和保險則最好在家庭收入的30%上下。在理財産品的選擇上,中年老師可以選擇中長期産品,因此,銀行長期的定期存款也是可以考慮的理財方式之一。

  老年教師

  以保險為主老年意外險十分必要

  宋老師今年已經59歲,在大學教政治,還有一年就退休了。每月工資6000多元,老伴早已退休,每月有足夠的養老金,兩個兒女也已成家。

  由於從事了一輩子教育工作,使得他腰椎和頸椎産生骨質增生,腿部還患有靜脈曲張。宋老師説,自己畢竟到了一定年齡,擔心將來各種疾病併發,給家庭經濟帶來壓力。

  理財師表示,有調查發現,超過半數以上的老師都患有頸椎病,靜脈曲張,慢性咽炎等疾病。隨著年齡增長,腦溢血、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疾病也會進入高發年齡段。因此,給自己留一些經濟財力來應付看病十分重要。

  建議老年教師們最好留出3萬元左右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剩下的錢再來考慮購買理財産品。在購買理財産品時,老年教師應該以保險産品為主,老年意外險等十分必要,這樣可以保證在醫保範圍外,還能得到一部分的醫療經濟補充。最後,老年人可以採取為孩子投資分紅險的形式來獲得一些紅利收入,並避免由於年長帶來的保費差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