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順豐嘿客:鉅額學費試水O2O

  • 發佈時間:2015-09-08 01:30: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O2O行至目前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偽需求被過度開發,真需求卻被扭曲或者被忽略,這註定是是要敗的。順豐用一道加法讓用戶出現了淩亂,自己也背負了巨大的成本,錯位的用戶群體,沒有雙方都期許的便利,甚至還給用戶添了麻煩。所以對順豐、對用戶而言,順豐嘿客不是雞肋,也是雞毛。

  按照順豐官方給出的近3000家門店的數量,假如按30萬的投入,順豐嘿客此一舉就耗資近10億,照此看來,學費著實不菲。所以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在當下的O2O領域都要謹慎出手,及時收手,人家燒了近10個億才燒明白,我們也就別再鬧了。

  楊洪

  順豐嘿客是真真正正地在我們生活裏出現過一段時間的。

  嘿客平臺主打經營食品生鮮、糧油、母嬰玩具、家居日用品、數位電器等商品。顧客可以通過上網或到嘿客門店內用平板電腦下單,選擇將商品寄到家中或所在社區附近的嘿客店中自提,並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門店現金等方式完成支付,所有的商品均由順豐速運提供配送服務。

  一年多以前,它作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O2O範本被人們爭相研究,彼時順豐嘿客肯定被寄予了很大格局上的戰略構想。

  時至今日,O2O從理論到實踐已經迭代了很多版本,業界關於其的更多模式思考也日趨成熟。順豐嘿客作為一次O2O試驗的落敗,也給我們上了沉重的一課。默默轉身的嘿客背後,于我們又有哪些借鑒呢?

  ——簡單相加——

  商業邏輯背離用戶邏輯

  O2O的本質是消費升級,而不是線上線下簡單相加。

  倉儲貨運和落地配是物流業的兩大節點。在落地配的表現形式上大抵有三類:快遞加盟站、便利店代收代發以及自營配送站。由此,可以推斷一下順豐嘿客産生背後的邏輯。

  順豐作為流通領域相對品質的代表,當然是希望自營站點,但自營站點的成本是很高的,怎樣在保證自營的同時衝抵站點開設的成本呢?那既然便利店可以做快遞的代收代發,作為到家的最後100米,是不是可以考慮反向兼作便利店呢?

  於是,順豐嘿客就變成了“快遞收發站+社區便利店+線下體驗店”的三位一體。

  按照目前最流行的説法,順豐嘿客肯定是網際網路+的標準樣本,順豐當然是想通過加法的方式來放大用戶價值,然後通過這種放大,把網際網路普遍成功的流量模式複製到線下。

  想法是好的,線上與線下相互導流,從選單、支付、到貨也形成了閉環,但問題是考慮過用戶的感受麼?其一,作為快遞收發站,順豐的快遞大多到府,做一個社區收發站,成本根本支撐不了;其二,作為社區便利店,我要袋鹽,你只有圖片;我買瓶醬油,你也只有圖片,你下了單,統統只能回家等候。所以,便利店兼作收發可,反向收發站兼作便利難;其三,線下體驗店更是有點空中樓閣,即便想在試衣間試衣服,體驗一把,但你有那麼多庫存量供我選擇麼?

  2014年,大家對O2O的普遍定義是“線上下單—線下體驗”。時至今日,O2O已經不再是雙線簡單相加或者所謂的融合,而是以一種更有效率的組合方式或互動形式,去迎合用戶對於效率和品質的追求,這也正是消費升級的核心目標。

  順豐嘿客的三位一體並沒有實現一個良好的互動,反而讓用戶覺得不知所云,商業邏輯背離了用戶邏輯,再合理的推理也是無益。

  ——增添麻煩——

  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

  O2O的核心價值是便利,而不是給用戶添麻煩。

  順豐嘿客的場景邏輯是這樣的:你在下班之前或者廣場舞之前路過順豐嘿客,到裏面收發一下今天的包裹,順便交下水電煤氣費等,然後再在一個大螢幕上挑選一些家裏可能需要的東西,下單支付,然後你就該幹啥幹啥去。

  但事實上,嘿客設置的場景邏輯真是那麼必要麼?

  O2O對於用戶的核心價值在於:獲取更為優質優價的産品和服務、進一步解放自己。

  反過來看順豐嘿客,作為用戶來看,首先你的東西並不便宜(用戶的直觀感受);其次,簡直是給我添麻煩。作為收發站,我以前的快遞收發都是到府,現在要到店,麻煩;我想買的日常消費品,希望現款現貨,你這都是圖片,還得回家去等,真麻煩;我想買件衣服或電視,你想讓我來你這體驗然後線上下單,但我在網上看下參數、評價和價格,下單就完了,何必多此一舉?實在需要到店的話,我去專賣店不就完了,專賣店的體驗感你那兒也沒有啊,實在太麻煩。

  順豐嘿客本意是好的,當然是想為用戶提供便利,可問題是你為用戶著想,而用戶卻根本不那麼想。7-11社長鈴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學》中提到一句話:不要為用戶著想,而是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

  ——群體錯位——

  老年人難變網際網路用戶

  O2O的出發點是挖掘年輕用戶群體的新需求,而不是把老年人變成網際網路用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大媽變成了一個強勢群體,她們有的是時間,群體特徵鮮明,也是家庭消費的主要決策者。中國大媽絕對是待挖掘金礦。

  順豐嘿客裏面的智慧設備,有很多是給年長的人專門準備的,稀稀拉拉的光顧者也大多以上年紀為主。但他們有時間有消費決策權僅限于菜市場和廣場舞之餘,真要讓她們去買個只有圖片的東西,教育成本是很高的。

  順豐嘿客的社區戰略考慮了老年人,對,他們是有待挖掘的市場,但絕不是嘿客這種形式。所以,O2O的出發點是挖掘年輕用戶群體的新需求,而不是把老年人變成網際網路用戶。

  ——缺乏效率——

  運營背離了生意的原旨

  O2O的落點應該是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成本的驅動。

  O2O對於用戶來説有兩個目的:優化購買成本(部分用戶願意出更高價格購買更優服務,比如打車加價),提升體驗效率。對於運營者來説也只有兩個目的:降成本、提效率。判斷O2O項目是不是偽需求、靠不靠譜,只需要這兩個角度四點驗證即可。

  O2O平臺作為交易的連接方,效率和成本都不能兼顧的情況下,靠成本驅動,靠補貼取勝,這不能算是一門生意。

  順豐嘿客大概也是這個問題。2014年5月18日起上線不到一年,順豐嘿客的數量就號稱2000多家門店。嘿店店面面積一般不超過50平米,多半都位於城市或社區的相對臨街地段,所以租金也不會太便宜。再加上順豐要求統一高規格裝修佈置,以及專職員工等,一個嘿店開業需要投入資金大概在20—30萬元之間。

  不説整個順豐體系能否支撐,就説單店,靠收發快遞以及稀稀拉拉的零售,能盈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單靠門店數量取勝,形成品牌勢能,倒推規模經濟,然而,居高的成本和並不高效率的運營,對於用戶而言不是雞肋也得是雞毛,這就已經背離了生意的原旨。

  任何模式歸根結底都應該是一門生意,哪怕一時不賺錢,至少對於用戶是有價值的。特別是在網際網路+的時代,首先你得有真實的需求價值做基礎,其次成本和效率能夠撐得起這作為一門生意。

  (作者楊洪係山楂樹科技創始人、紅果外賣CEO,來源:品途網)

  ■新聞連結

   “嘿客”升級為“順豐家”

  曾經風光一時的順豐便利店“順豐嘿客”于近日被物流大佬王衛低調關閉,官網域名sfheike.com現已無法訪問。這一場耗資近10億元的O2O實驗,最終以失敗落幕。

  順豐,以快遞和物流起家,前年開始搞了O2O的電商模式,也就是順豐便利店“嘿客”實體店,去年5月,全國518家順豐旗下的“嘿客”面世,11月份啟用sfheike.com上線嘿客O2O線上平臺,域名sfheike.com/.cn/.com.cn/.net也已被順豐保護。

  今年5月,時隔一年之後,順豐旗下O2O項目順豐嘿客正式更名為順豐家,之前的官網域名sfheike.com也跳轉到順豐優選的頁面。儘管對外宣稱轉型升級為“順豐家”,卻依然掩蓋不住在外界看來順豐嘿客已經是失敗的結局。

  順豐相關人士強調,“順豐家”是“嘿客”升級版,兩者都定位於順豐商業線下社區服務店。“順豐家”店內功能區分類更加細化,實體商品展示相比之前大量增加。例如店內商品展示區分為當季美食專區,全球直採專區、母嬰海淘專區、新鮮到家專區以及會員專區等。而在社區服務功能方面,順豐相關人士介紹,“順豐家”為用戶提供了生活速遞類,免費便民類及私人定制類等逾百項服務功能。

  據悉,“順豐家”目前在試點階段,根據試點情況會全面推進更新。

O2O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聯股份 3.51 10.03%
2 越秀金控 10.83 6.38%
3 石基資訊 28.20 5.11%
4 天虹股份 20.40 4.35%
5 三全食品 7.99 4.1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富安娜 10.35 -7.51%
2 步森股份 21.30 -4.44%
3 搜于特 4.82 -3.02%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洋河股份 105.00 -2.7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