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媒析“迷魂黨”騙局 三大原因致海外華人易中招

  • 發佈時間:2015-09-07 14: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婉茹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近日,法國《巴黎人報》報道稱,巴黎警方夏天時抓獲了三個中國籍嫌犯,但警方最近才透露這個消息。據信,這些嫌犯專門用迷藥行騙。

  報道稱,詐騙集團的目標首選是老人,一般先是一名女性嫌犯在大路上與“目標”搭訕,聲稱尋找“神醫”。不久後,另一名女嫌犯也加入到尋找“神醫”的行列中,她們將老人帶至偏僻處,誘騙老人吸取“包治百病、驅霉運”的“神藥”。所有受害者的症狀都是“被催眠、行為完全受人擺布”。這時,嫌犯會驅使受害者回家蒐羅財物,包括珠寶首飾、金錢交給她們。警方稱,巴黎還有其他“迷魂黨”尚未被捕,巴黎受害者累計在冊的損失金額估計已達數百萬歐元。

  “迷魂”謠言哪來?

  網路上流傳著成百上千個被“迷魂黨”坑害的故事,記錄案例的人大多是受害人的子女、朋友、親屬。在這些文章中,受害人都言之鑿鑿地説,自己的確遭遇了“迷魂”。

  報道分析稱,事實上,詐騙犯通過受害人關心家人、輕信他人、貪小便宜、迷信等弱點設下了形形色色的騙局,當受害人幡然醒悟自己上當了,常常羞于承認。人們都會希望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認知達成一致,下意識地不想讓自己處於矛盾的境地。那些聲稱被迷魂而不自覺地掏錢給人的人很多是被騙了覺得沒面子。於是為了避免認知失調,受害者常下意識地將責任推給迷魂藥。

  還有一種受害人,被騙了卻難以想明白,無法接受自己的行為,怎麼可能主動做這種事情呢?一定是騙子用了迷魂藥,控制了自己的意識。加上人在恐懼和緊張時候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反應,如心跳猛烈、口渴、出汗和神經質發抖等,在恐懼反應中的肌張力、皮膚導電性和呼吸速度的增加主要與腎上腺素的功能相聯繫,嚴重者出現激動不安、哭、笑、思維和行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身體不適加上自己的心理暗示,回想之下,騙子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玄機,變得可疑,抬手拍肩遞紙條,通通都神似下藥的招式。

  一計在手,橫行全歐

  “迷魂騙局”在海外不是新鮮事。早在2011年,“迷魂黨”就反覆出沒在巴黎3區,10區,13區,19區等華人聚集的街區連環作案,引起法國華人網友們的熱議。在西班牙、法國、英國,“迷魂騙局”也多次發生並有華人受騙。

  據受害網友們的描述,大家的經歷基本一致,可見,“迷魂黨”已經設計了一個“血光騙局劇本”,正在各國流竄“演出”。

  出場人物:騙子3-4人。老人或中年婦女受害人一名。

  第一幕:騙子A打岔問路尋神醫,騙子B偶然經過幫引薦。

  第二幕:騙子C神機妙算道天機,禍將至傾家蕩産消災難。

  第三幕:慌慌張張回家取款呈大仙,悠悠然眼前掉包金暗換。

  如果受害者發覺被騙後覺得丟面子,或者不能相信自己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竟然做了“傻事”,那麼就有了受害人自發加演的第四幕。

  第四幕:幡然悔竹籃打水一場空,恍然悟不由自主“被迷魂”。

  騙子AB心思縝密,在受害人沒有防備的時候套取個人資訊,並可能將這些資訊轉達給主騙C,幫助營造出C無所不知神機妙算的大仙形象,根據受害人實際情況微調騙術,並實時通過補充細節、假裝同病相憐等手段增加受害人對騙局的信任。

  從目前情況來看,“迷魂黨”主要選擇中老年女性下手,其動機可能與女性的母愛有關,罪犯將母愛視為容易擊破的弱點,在了解對象家庭背景的情況下,以“你的孩子遭血光之災、危在旦夕”之類聳人聽聞的説法嚇唬對象,使其失去戒備心理,然後伺機下手。當然,這只是一種推理,男性或青年不能因此而放鬆警惕。

  “迷魂黨”頻繁選擇海外華人下手,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海外唐人街目標比較集中,容易下手;二是很多華人長期在海外生活,思維相對簡單,防範意識較弱,且有些西方國家本身就有搭訕文化,易被陌生者接近;三是作案者抓住海外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使得很多被騙者由於語言障礙無法向警方講清楚騙子的作案過程和外貌特徵,使作案者更加肆無忌憚,有恃無恐。(姜婉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