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悲傷作文”發佈者被拘不是時候

  • 發佈時間:2015-09-07 06:36:34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郭訥言

  8月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索瑪花愛心小學四年級學生木苦依伍木的作文《淚》,被索瑪花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黃紅斌發到個人微網志上,感動眾多網友,被稱為“最悲傷作文”。隨後,事情一波三折,黃紅斌因涉嫌非法買賣國有飛播林地,並違法改變土地用途、違法建設被拘,索瑪花愛心小學也將被當地政府強拆(9月2日《人民日報》)。

  一段時間,如“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這樣邏輯混亂的句式在網上大肆傳播。而事實上邏輯混亂的不僅僅是網民,還有某些政府機關,正如《人民日報》對此事件的評論所説:“不去解決志願者反映的問題,卻解決反映問題的志願者,真是匪夷所思。”

  當地對黃紅斌和索瑪花愛心小學的處理,雖在情理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對此,有網友發帖質疑,該小學已存續數年,早不拆,晚不拆,為啥偏偏在“最悲傷作文”轟動網路後被拆了?如果當事人涉嫌非法買賣國有飛播林地,當地政府為何不在違法行為發生時即予以處理?要知道,在土地管理日趨嚴謹的今天,索瑪花慈善基金會不可能偷偷在一夜之間建起一座學校。這不由得讓人懷疑,學校被強拆並不在於土地違法本身,而是因為相關事件給當地政府臉上抹了黑。

  與以往“因言獲罪”的事例不同,“最悲傷作文”並沒有責難或怪罪當地政府或相關部門,卻帶來如此後果,叫人始料不及。這也表明,有些地方政府在應對熱點事件時,使用公權力太過任性:在這件事上抓不到你把柄,就在那件事上找你毛病。而實際上,政府機構在行使公權力的同時,理應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並能容忍人民群眾的質疑與批評。如果認為誰發篇文章就是在跟自己作對,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就與服務型政府的理念相去甚遠了。

  大涼山的兒童失學現象由來已久,如果把貧困也視為“家醜不可外揚”,大拍胸脯“保證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兒童全部入學”,並把它樹起來作為阻擋外界了解情況、予以援助的擋板,那就不能不讓人懷疑其出發點到底是為了孩子還是“面子”。當然,當地政府完全可以用“一碼歸一碼”來為自己辯解,但兩個“一碼”如此之接近,就難免讓人猜度其中的“關聯性”了。也就是説,如此處理似乎並沒有“把柄”留下,但確實不是時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