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期待人生中與你相遇,共創大業”

  • 發佈時間:2015-09-07 01:30:4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創業園地

  “在人生的某個地方,我期待與你相遇,共創大業”。2011年的一個晚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寧夏大學演講中説出這句話時,台下兩名大學生在熱烈鼓掌的人群中同時對望了一眼,好似默契地立下了一個約定。

  這兩名學生是來自寧夏固原市西吉縣農村的馬有利、武康寧,兩人自小相識,貧寒的家境讓這兩個年輕人在高中時代就産生了“立業”的想法。俞敏洪的演講成了一劑催化劑,沒過幾個月,他們便辦起了寧夏大學第一家校園訂餐網。

  然而創業之路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好走。由於缺乏經驗,兩人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平時積攢和借來的一點本錢也賠了進去。為了減輕家裏負擔,2012年兩人畢業後各自找了一份工作,每人1500多元的月薪除了應付日常開支,還要省出一些攢起來,用他們的話講,這段時間是“實現理想前的蟄伏期”。

  2013年寧夏電商獲得了快速發展,也是在這年初,馬有利悄悄辭了職。同年3月底,正在工作的武康寧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馬有利堅定的聲音:“來創業!公司我已經建好了。”

  這一次,馬有利和武康寧叫來了好友楊建吉、馬學利,四人一起做起了枸杞電商的生意。起步依然是艱辛的,由於缺乏枸杞鑒別的知識,他們剛開始進貨時經常被騙,批發商用外地枸杞冒充寧夏枸杞賣給他們,消費者認可度不高,銷路一直打不開,最困難時公司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70元,幾乎無法生存。

  “那時候我們每天只能吃餅和拉麵。超市5元錢一個的夾菜餅只能等到超市關門前半價促銷才敢去買。”武康寧説,有段時間實在揭不開鍋,他們甚至考慮過去當電焊工來補貼日常開銷。

  因為公司業務量實在太少,上游商家都不同意賒賬,四人只好接一單生意就進一單的貨。有一次為了省一元錢的公交費,楊建吉騎了3個小時自行車去買一個包裝盒,商家卻以數量太少不能算批發為由,執意要多收6元錢,楊建吉軟磨硬泡了一個多小時,才最終以12元的批發價將禮盒買下。

  “那段時間雖然艱苦,但沒有一個人想過放棄,每天大家相互鼓勁兒,苦中作樂。現在想想,那是創業以來過得最有滋味的時候。”馬有利説。

  最困難的時候,往往是離成功最近的時候。重新分析市場後,四人決定走品質路線,直接從本地枸農手中進貨,並對每一批枸杞進行嚴格的手工篩選。産品品質上去了,銷路終於一點點打開。

  2013年8月,部分商家用硫磺熏制枸杞的問題被媒體曝光,四人抓住機會,在自家的産品中附贈硫磺檢測試劑,讓消費者可以親自檢驗枸杞品質。過硬的産品品質和新穎的行銷手法讓公司銷售額爆髮式增長,2013年底公司營業額就突破了200萬元,2014年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而今年四人又定下營業額突破2000萬元的目標。

  (據新華社銀川9月6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