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普通大眾如何與外幣共舞

  • 發佈時間:2015-09-06 06:29:58  來源:長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曾經相依為命的美元和人民幣“分道揚鑣”。於是,外幣理財成為了目前大眾最為關注的理財渠道之一。

  而記者在走訪時發現,雖然不少投資者配置外幣理財産品的意願有所增強,但談到外幣理財的具體做法,他們的普遍反應是:“怎麼做啊?”

  外幣理財升溫

  楊阿姨的孩子在美國工作,每兩個月會按時給她寄回美元,以往楊阿姨都是立即結匯,以方便購買本幣理財産品。此次她收到孩子寄來的美元後,並沒有立即結匯,而是來到家附近的銀行網點,詢問有沒有合適的美元理財産品。在楊阿姨看來,外幣存款利率太低,購買合適的美元理財不失為一種保值的途徑。

  記者近日在人民廣場附近的銀行網點了解到,以往辦理外幣理財業務的客戶是很少的,近兩個星期,前來諮詢和辦理外幣業務的市民明顯增加。不少市民主動前來兌換美元後再進行存款,外幣理財産品也一改以往無人問津的局面,每天都有市民前來諮詢、購買,銀行的高凈值客戶也開始要求在資産配置中增加美元的比例。一些出國工作或旅遊回來的人也不再立即結匯,而是直接改存外幣。

  當説起外幣理財時,在一家國有銀行任職多年的理財經理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到基層網點做外幣理財的投資者幾乎沒有,最近一段時間逐漸多了起來。”

  據記者了解,做外幣理財業務和本幣理財業務區別還是很大的。我國對外匯並不是完全放開的,而是有一定的管制。就目前而言,每個人每年可以兌換的外匯總額不得超過5萬美元。同人民幣理財業務五萬元起的“門檻”一樣,外幣理財業務也有“門檻”,只是每家銀行的限額不同。比如中國銀行最低是9000美元,中國建設銀行則是5000美元起,若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6.4計算,中行的外幣理財“門檻”是人民幣57600元,建行則需人民幣32000元。也就是説,如果將5萬美元的個人外匯額度全部用於購買理財産品,共需要32萬元人民幣。

  外幣理財利率低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來説,只能選擇外幣儲蓄或外幣理財産品。

  總體而言,外幣存款具有門檻低、易辦理、收益性低的特點。外幣儲蓄的利息普遍較低,但在不同幣種間、不同銀行間均會有一定差別。以美元為例,國內銀行的美元活期存款利率雖有不同,但差異不大。多數銀行在0.05%利率水準左右,個別銀行有0.1%的利率水準。而短期的美元“定期存款”,如1、3、6個月的美元存款利息,大多是0.2%、0.3%、0.6%左右的水準。

  從利率來看,絕對水準普遍大幅低於國內人民幣存款,但是如果將美元存款的匯率收益考慮進來,最終實際收益或許會超過人民幣存款産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理財經理表示,如果手中的外幣在一定時期內不用,那麼穩健的外幣理財産品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銀行外幣理財産品分為保本型和不保本型,不保本型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高於保本型。這兩類外幣理財産品的預期年收益在0.3%~4%左右。一般涉及的幣種有美元、歐元、日元、澳大利亞元、紐西蘭元、港幣、英鎊等,投資期限是3個月~1年不等。

  但是和人民幣理財相比,外幣理財的産品呈現品種少、期限長、利率低的特點。

  數據顯示,7月份,外幣理財産品累計發售100款,佔理財産品總量的1.94%。其中美元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85%;歐元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0.57%。總體來看,外幣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都在1%至2%的區間徘徊。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近期一些外幣理財表現搶眼,如部分美元産品預期收益率超過2.6%,澳元産品預期最高收益率達到了3.4%,但總體來看,與人民幣理財産品相比,外幣理財産品在收益上仍有明顯的差距。

  舉例來説,目前人民幣理財的預期收益率一般都在年息3.5%以上,即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但即便目前收益率最高的美元理財産品,仍然低於人民幣理財的收益。

  外幣理財要注意風險

  資深業內人士提醒大眾,在購買外幣理財産品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累計收益藏貓膩。對於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産品,相當多的普通投資者其實都是“門外漢”。部分理財産品在進行宣傳時,將3年甚至5年的收益疊加起來計算,往往可以達到15%甚至20%的驚人高度,但事實上,産品管理人很有可能提前終止合同,這樣的理財産品就有人為做高年化收益率的嫌疑。也就是説,投資人實際得到的收益並不高。

  在外匯理財産品中,一些産品其實是與利率指數掛鉤的,其中有與匯率指數掛鉤的,也有與黃金掛鉤的。在購買産品前,投資人一定要摸清産品是否是結構化産品,是否存在杠桿。如果存在杠桿,當發生虧損時往往會非常嚴重。有些理財産品設計的到期歸還貨幣並非當初投資的貨幣,此時投資者更要在事先弄清楚各種貨幣的走勢,否則就會面臨強勢外幣投資期滿後變成其他貨幣的風險,以致投資收益縮水。

  此外,雖然不少銀行的理財産品讓投資者有了提前終止的贖回權,但這種贖回也是存在風險的。例如,某銀行在其外匯理財産品合約中規定,客戶在産品到期前如需贖回,則需要扣除一定比例的本金。如果扣除本金比例是3%,而該産品的預期收益也是3%,那就意味著投資者提前贖回將沒有任何回報。

  有關專家認為,就外幣理財來説,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資産配置情況理性選擇投資幣種,不可盲目換匯和投資。如果未來有外幣使用需求、銀行賬戶有外幣儲備的客戶,為了讓賬戶中的外幣不閒置,可以通過購買外幣理財産品來實現保值增值;若家裏有人在國外讀書,需要定期匯出生活費和學費,也可以在低價時購入,如果和匯出時間有時間差,可以嘗試購買短期外幣理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