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類器官”技術能“搭建”人體組織模型

  • 發佈時間:2015-09-02 01:30: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常麗君)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製造“類器官”(Organoid)的新技術,能把人類細胞作為生物“積木”,搭建出更精確的人體組織微模型。這些微型組織可用於篩選藥物,研究組織結構特徵對器官生長或癌變的影響,還有助於將來培養出完整的人體器官。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1日報道,“類器官”技術也被稱為“DNA編程的細胞組裝”(DPAC),能讓研究人員設計製造出上千種類器官細胞陣列,例如,只要幾小時就能造出來人類乳腺模型。

  論文高級作者、UCSF藥物化學副教授澤伍·伽特納説:“我們能利用各種細胞進行編程,讓它們定向生長,控制細胞之間的‘對話’和彼此接觸活動。這些細胞遵守最初編程制定的軌跡互相作用,四處擴展,逐漸發育成組織。”

  研究人員發表在31日出版的《自然·方法》雜誌上的論文稱,為限定類器官的3D結構,他們利用熟悉的DNA分子,並把單鏈DNA小片插在每個細胞外膜,既作為一種分子搭扣,又是一種“條碼”,指定了每個細胞在類器官裏的位置。帶有互補DNA鏈的兩個細胞生長接觸後,會很快扣在一起。如果DNA序列不匹配,細胞就會繼續浮動。細胞還可以用多套DNA跟多個“搭檔”相連。

  伽特納團隊還給多套細胞連接特殊“搭檔”,把細胞一層層壘起來,不僅能造出像乳腺這樣的複雜組織,還能把癌變細胞加入到類器官的不同部分進行實驗,以觀察其效果。

  團隊研究生邁克爾·托德亨特説:“這項技術讓我們能在培養皿中造出簡單的組織模型,無需在人類身上做實驗,就能探索複雜人體組織的問題。”

  “今後,我們會採集癌症病人乳腺不同部分的樣本,做出她們自己的組織模型,作為個體化藥物篩選平臺。” 伽特納説,將來有望利用該技術製造出功能性人體組織,如肺、腎、神經線路等。

  總編輯圈點

  新發明可被稱為“樂高”版人造器官。與幹細胞生長出的人體組織相比,編程細胞組裝更簡單可控,還回避了可能引起的倫理爭議。除了藥物試驗之外,我們更關心這種簡易器官未來用於移植的可能性。科學家可以先試試“編造”一塊肌肉或一塊軟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