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面博弈主導A股9月市場 寬幅震蕩概率大

  • 發佈時間:2015-09-01 07:58: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9月或寬幅震蕩:貨幣寬鬆 經濟疲軟 情緒謹慎

  8月初股指延續3600點-4000點寬幅震蕩,但月末一輪大幅調整後,大盤直接跌破前期低點,宣告新一輪尋底開啟,月底在3200點上方穩住,市場中樞也再度下移。從目前來看,央行降息、降準可能開啟新一輪的寬鬆週期,但在大幅下挫後,風險偏好顯著下降,資金謹慎情緒升溫。此外,疲軟的經濟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在9月份,資金面、經濟面和情緒面的“三面博弈”仍將主導市場,寬幅震蕩將成9月主旋律。

  8月市場中樞再度下移

  經歷了6月份的千點下挫,7月份的震蕩整固,8月份市場中樞再度下移,而且這波調整的力度更大,發生的時點也更出人意料。8月初,股指延續了此前的寬幅震蕩,以3600點為支撐開啟小幅反彈,再一次向4000點發起衝擊。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大盤也曾多次衝擊4000點,但隨後都無功而返,重新回歸到3600點附近蓄勢,3600點-4000點的區間震蕩一再被夯實。

  不過這次衝擊4000點未果後,滬綜指直接開啟了一輪深幅調整,8月18日出現了單日超過200點的下跌,直接宣告了新一輪調整的開啟。8月19日小幅反彈,形成一個小的下跌中繼後,股指便出現加速下跌的態勢,收出一波5連陰,期間有4個交易日跌幅超過百點,2個交易日跌幅超過200點,直接擊穿了3373.54點的前期低點,宣告新一輪尋底開啟,隨後月底迎來超跌反彈,在3200點上方穩住。從月K線上看,滬綜指已經收出三根大陰線,月K線上尚未出現止跌跡象。

  從行業板塊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全線盡墨,申萬建築材料、交通運輸、綜合、公用事業和輕工製造指數跌幅相對較小,低於10%,分別為7.88%、7.96%、7.99%、9.19%和9.79%。申萬傳媒、非銀金融和電腦指數跌幅居前,分別下跌17.74%、18.33%和20.45%。

  分析人士指出,在證金公司以“真金白銀”入市維穩市場,監管層嚴查惡意做空的大背景下,市場本身已經出現企穩跡象,此時市場再次出現大幅調整,對於市場的情緒傷害較大,相較于6月份的千點調整,8月末的這波調整殺傷力其實更大。

  悲觀情緒需緩步出清

  從成交額來看,相較于6月份超過2萬億的成交額,7月份1.5萬億的成交額,8月份滬深兩市成交額顯著萎縮,不足萬億元,月底的幾個交易日甚至在6000億元左右,顯示市場的參與熱情仍在降溫,底部的承接力量也相對有限,這也是市場中樞不斷下移的主因。從目前來看,這種悲觀的情緒仍需緩步出清,而需要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首先,融資餘額正在進行二次“去杠桿”,高杠桿仍需緩步出清。7月初滬深兩市大盤連續大幅下挫,融資餘額連續三個交易日出現超過千億元的下降,由於恐慌情緒的升溫,當時是融資去杠桿最為猛烈的階段,8月下旬滬深兩市大盤突然快速下挫,市場謹慎情緒快速升溫,兩融市場也再次步入去杠桿之路,自8月18日起滬深兩市的融資餘額,連續7個交易日下降,其中8月25日的融資凈償還額更是高達852.98億元,刷新了7月8日以來的新高。不過隨後股指觸底反彈,8月26日融資凈償還額降至523.66億元,8月27日融資凈償還額降至500億元之下,為332.77億元。截至8月28日滬深兩市的融資餘額為1.07萬億元,繼續向1萬億回歸,對應著悲觀情緒的修復,高杠桿仍在緩步出清。

  其次,熱點亂戰,缺乏清晰主線,市場缺乏積聚人氣的品種。8月初股指震蕩反彈之際,圍繞中央國企改革和地方國企改革的主題投資成為市場最為重要的做多主線之一,期間部分改革概念股連續漲停,活躍了市場的氛圍,期間成交額也重新回升至萬億元之上。不過之後伴隨著國企改革概念股高位連續回落,市場缺乏持續熱點,除去部分“證金概念股”,熱點出現集體退潮,市場缺乏明顯的投資主線,這也使得資金缺乏著力點,沒有持續熱點來聚攏市場人氣,悲觀情緒出清的時間也將被拉長。

  最後,尾盤跳水成為投資者“心結”。8月份的交易日裏,2點和2點半常常被投資者戲謔為“心跳時刻”,因為這兩個時點大盤常常會突然跳水,“盤中大幅波動,尾盤頻繁跳水”成為8月份市場的一個縮影。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悲觀情緒的濃厚,投資者為了保證利潤不被吞噬,只敢做超短線炒作,兩點半跳水自然成為心結,悲觀情緒修復還需解開這個心結。

  三面博弈主導9月市場

  展望9月份,股指突然出現大反轉的可能性並不大,在資金面、經濟面、情緒面的“三面博弈”之下,寬幅震蕩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首先,央行降息、降準可能開啟新一輪的寬鬆週期,資金面對於A股的支撐較強。8月25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通知,決定自8月2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自9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業內人士預計,此次降准將帶來6000億元左右的市場流動性,超預期的降息、降準或打開新一輪的寬鬆週期,成為市場的重要支撐。

  其次,風險偏好的下降,謹慎情緒的升溫,這將會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壓制市場的估值中樞。伴隨著改革的推進,無風險利率下行,風險偏好上升,這是本輪牛市的重要根基。不過經歷了連續的大幅下挫後,市場已經從高風險偏好轉為低風險偏好中。其實,無論是之前的大漲還是之後的大跌,其實企業經營本身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變化的是估值,現在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到18倍,但資金仍然不積極介入,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風險偏好下降的速度顯著超過了估值下降的速度,面對並不“貴”的市場,資金為了穩妥起見也不願大舉入場,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壓制市場的估值中樞。

  最後,經濟數據的疲軟料將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7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繼續擴大。7月單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9%,較6月的-0.3%降幅明顯擴大,創今年2月以來的最差水準。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下降1.0%,降幅較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1-7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3%,顯著低於去年同期的8.8%,二季度以來持續放緩,部分是由於去年二三季度的同期高基數效應,另一方面也顯露了工業生産活動的持續低迷。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經濟數據較為疲軟,成為市場的一大變數,經濟的低迷可能會直接拖累上市公司的盈利,“弱市重質”,而缺乏業績支撐的品種可能會成為市場中拋壓較重的品種。(記者 徐偉平)

  ■風險釋放進入尾聲

  上周A股在降息降準等因素刺激下觸底反彈,在週一至週三滬綜指連續下挫擊穿2900點之後,將指數一週跌幅收窄至7.85%;昨日滬綜指先抑後揚,開盤後快速下破3200點,但午後受銀行股、軍工股“護盤”拉升,至收盤時指數重返3200點上方,全天跌幅為0.82%。

  當前,主流券商大多認為,A股市場估值正在尋找底部區域,不過主要市場風險已經大部分釋放。而且大跌過後市場存在一定短期反彈空間,但由於中長期缺乏穩定回升基礎,總體情況不容過分樂觀,預期後市市場將進入平衡震蕩。

  大幅下挫機會渺茫

  據國泰君安證券最新發佈的策略週報,市場近期調整過程中,整體的估值水準正在進入合理的區域之中,在3000點附近,有部分行業和領域的估值水準已經回歸到2015年年初甚至2014年年初的水準。估值變化本身對市場而言是一個新的變化,這意味著市場中部分領域正在進入價值型特徵投資者的關注範圍。

  該機構認為,8月25日央行“雙降”和之後的監管維穩等措施正在有力地推動市場情緒改善。A股整體在當前估值水準下正在體現長週期的投資機會。目前市場已經進入穩定階段,正在通過震蕩的方式尋找新的底部區域。而且當前兩融餘額已經下降到1萬億元附近,之前的違規配資也得到了有效清理,整體市場所面臨的金融風險已經大部分得到了有效釋放。

  銀河證券也表示,兩個月內兩次降準降息,有利於實體經濟恢復和改善股市資訊。而且基本養老金即將入市,更有助於長期穩定市場。當前中國經濟處於“三期疊加”階段:在經濟增速換擋期下,過去增速快的老産業已經開始下滑,而經濟結構調整“陣痛”下,新産業的培育還需要較長時間,此外,前期財政貨幣政策已經採取了較大的擴張力度,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寬鬆,邊際效果要大打折扣。建議投資者切勿再去博取短期泡沫,而要以打持久戰的心態逢低挖掘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優質板塊與個股。

  同時,國泰君安也強調,雖然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展望仍有很多分歧,但新的經濟數據正在逐步企穩,這些積極跡象值得投資者注意。據國家發改委披露,8月前23天發電量同比增速接近3%,而7月同比則為-2%;此外鐵路貨運等數據也在7月的基礎上出現了一定改善;8月29日人大會議還正式取消銀行存貸比限制,這為接下來三、四季度經濟增長提供更加積極的正面作用。

  部分領域價值凸顯

  銀河證券認為,假設按照養老金入市不得超過30%的比例,理論上有約1.07萬億養老金可以進入A股。由於養老保險基金的特殊性質,絕對安全成為最重要的前提與要求,預計目前估值相對較低、有業績支撐、高股息率的一二線藍籌股有望受到青睞。預計銀行、非銀金融、交通運輸、建築、石化、電力、醫藥、消費等各樣板塊有望成為重倉對象。

  國聯證券則指出,上兩周市場走勢重要由恐慌情緒所引起,預計未來兩周行業分化將産生,主導市場的邏輯將切換到盈利、估值與政策,即價值嚴重低估的和基本面不錯的品種,以及政策熱點會成為新的投資機會,建議關注國企改革、管廊建設、新能源汽車等。

  對那些短期覺得主題輪動難以把握,又不想輕倉離場觀望的投資者,招商證券提出,自下而上堅守有業績支撐、估值相對合理的白馬成長,以及包括消費在內的低估值藍籌品種也是可以的。

  興業證券更提出“九月行情的價值,不在於折騰反彈,而在於蓄勢待發”論斷,建議投資者沿以下五方面主線耐心佈局:一是中報驗證基本高景氣的機會,立足底線思維“低買”;二是受益於“穩增長”政策加碼預期的領域,如環保、建築、電力設備等;三是國企改革、軍工(北斗)等分化後的主題機會;四是短期具備並購重組、高管增持、産業資本舉牌的個股;五是暴跌過後的成長股,如一部分TMT公司股價已從年內高點回落至今超過80%,雖然操作難度較大,但短線博弈的反彈概率提升。(記者 葉濤)

  ■港股仍有下行壓力

  昨日港股小幅翻紅,自5月下跌以來,港股跌幅接近25%,反彈乏力。分析指出,從基本面和技術面角度看,港股未來仍有下行壓力。但是銀行、保險等板塊已經凸顯投資價值,估值有安全邊際。

  恒指仍有下行壓力

  昨日恒生指數小幅上漲0.27%,成交額接近945億港元,此前一週恒生指數周累計下跌3.6%,日均成交量放大至1230億港元。

  華泰金融控股判斷,上周曆經“自由落體式”暴跌;港股在二萬一附近展開技術修復性走勢,震蕩反彈四個交易日,早前極度空頭形態的下跌趨勢稍有好轉,能否延續修復性反彈,則需要上破十天線的技術阻力。中期業績放榜高峰期已過,可惜市場趨勢持續向下,除成績大超預期公司出現“即日鮮”行情,多數個股表現均是慘不忍睹,雖然港市整體估值已較往年偏低,亦有部分公司在惡劣的市況中被錯殺,不過大浪淘金需從長計議,不可盲目。

  從目前看,恒指仍有調整空間。興業證券指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港股行情仍有壓力,一是美國二季度GDP增速顯著上修,支撐美聯儲今年加息預期;二是疲軟宏觀背景下的企業業績增長停滯,從已披露的中報數據來看,恒指成分股(84%已披露)整體凈利潤同比下滑4.5%,營收同比下滑7.7%;三是近期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交易量大幅增加説明匯率上仍存在壓力,股市匯市聯動的負反饋風險依然還在。

  興業證券認為,從市場角度來看,上週全球主要股指呈現超跌反彈態勢(即跌越多反彈幅度越大),而恒指屬於其中相對較弱的市場,疊加香港“恐慌指數”仍處於高位,可能也説明瞭情緒修復和正能量積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對於港股的趨勢,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則判斷,香港股市目前非常有吸引力,但問題在於資金不足,缺乏外資參與,相信需要一段時間之後外資會回流。

  瑞銀財富則認為,MSCI中國指數的估值不高,12個月遠期市盈率為8倍,較長期歷史平均水準相差一個標準差。其靜態市凈率為1.2倍,接近於上一次金融危機時的估值水準。但是,近期美元/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為投資中國股票增加了另一個變數。

  價值股凸顯投資機會

  具體到投資策略上,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認為,在通縮或負通脹前提下,企業難以加價,所以會選擇有定價能力的公司投資,看重現金流及股息。在國家政策下,看好需要逐漸自動化的公司,因為人工成本愈來愈高,同時看好潔凈能源板塊,因為由煤炭到使用天然氣是大趨勢;金融板塊方面,他看好人壽保險公司,目前人壽保險滲透率在較低水準。

  瑞銀財富則建議投資者應該專注于防禦性板塊和有著穩健增長前景並且不高度依賴整體經濟增長的股票。比如保險和電信板塊、領先風電和核電企業以及部分領先的網際網路企業。

  H股中的中資保險公司將會受益於貨幣寬鬆週期。中國壽險企業傾向於儲蓄型産品,而流動性能夠對這些産品的需求産生影響。寬鬆貨幣政策帶動的流動性增長將會提振産品銷售。下調利率的影響需要時間才能充分顯現,因為資産年期通常超過5年。除了行業基本面前景穩健以外,中資保險H股目前估值也頗具吸引力,因為該板塊的股價/內涵價值比較歷史平均水準低了1個標準差。

  興業證券亦建議,尋找估值有安全邊際的價值股,比如銀行、保險、交運等已開始進入築底階段;此外估值與成長匹配度高、具備較強未來變現能力的優質成長股,比如新能源、TMT、醫藥、新能源汽車等,包括在美國上市的一些中國網際網路龍頭標的,在泥沙俱下後此類股票擁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和彈性。(原標題:三面博弈主導A股9月市場 寬幅震蕩將是大概率事件 記者黃瑩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