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吃裏的大夢想

  • 發佈時間:2015-08-31 18:32: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程迪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下午2點多,31歲的臺商賴泓成來到位於江西南昌贛江邊的台灣夜市小吃街,輕車熟路地打開雪花冰、古坑咖啡和章魚小丸子三家舖子的門,和員工們一起準備食材。

  距離夜市開市只剩不到2小時,像賴泓成一樣,其他20多位臺商陸續趕來,開始營業前的忙碌。

  4點多,夜市對外開放,食客慢慢多了起來,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的場地裏人頭攢動。江風習習,蚵仔煎、大腸包小腸香味四溢,一些店舖前排起了長隊。

  入夜華燈綻放,小吃街熙熙攘攘,一江之隔,“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美輪美奐。市井的煙火味與歷史的厚重感遙相呼應。“在營業時間的安排和店舖的設計上,這裡幾乎跟台灣當地夜市習俗保持一致,很有親切感!”賴泓成邊説邊將一份雪花冰遞給客人。回想起在大陸的創業歷程,這個來自屏東縣的小夥子至今仍覺得神奇。

  2011年,賴泓成獲悉南昌要開一條台灣夜市小吃街,店舖租金減免,於是半路出家學做小吃,學成了就和姐姐一塊“闖南昌”。店舖剛開張那會兒,他從台灣帶來全部員工,包吃包住。“一開始心裏沒底,現在對大陸經營的氛圍已經熟悉,員工大多是本地人,成本也節約了不少。”

  在一家蚵仔煎店舖前,吃客排起了長隊,正在製作蚵仔煎的吳偉大應接不暇,告訴記者:“生意好的時候,一晚能賣出六七百份。”來南昌近三年的吳偉大,從對大陸一無所知到如今帶著老婆一起過來打拼。

  他笑稱自己從小就在餐飲業裏“打滾”,家族在台北華西街夜市經營蚵仔煎和豬腳,生意很紅火。得知南昌當地引進台灣小吃的消息後,原本做電子行業的他辭掉工作,跟著父親來到南昌開店。“大陸有著巨大的市場,當地又有優惠政策,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過來了!”吳偉大説。

  小吃街聚集著40多家小吃店,臺商以70後、80後為主,他們中很多人在海峽兩岸都開了小吃店。“南昌和台灣的店,無論是從店面裝修風格、小吃風味到包裝都儘量保證一模一樣,讓你一眼就能看出來自台灣。”這是他們共同的堅持。為了保證原汁原味,主要食材都從台灣空運過來。

  小吃街負責人徐海兵也是80後。他説,當時為了吸引更多臺商聚集,對所有店面一律免除租金,因此剛開辦時吸引了100多位臺商入駐。隨著時間流逝,現在只有20多位臺商堅守下來。

  對此,賴泓成分析説,追求原汁原味固然重要,入鄉隨俗也非常必要。“有些臺商堅持口味絕對不能變,但江西本地人吃不慣,自然也就沒有市場了,經營沒效益就只能退出。”

  有些臺商來這裡不僅為了賺錢,還是為了尋根,並演變成紮根。70後臺商胡珈婕跟賴泓成是同鄉,2012年就來小吃街開了兩家店,售賣鮮榨果汁、蛋包飯和炒米粉。現在經營小吃的收益與她之前在台灣開水族館差不多。“我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為了尋根。”祖籍江西信豐的她解釋説。

  臺商們的堅守讓這條小吃街生意紅火,成為南昌乃至江西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

  徐海兵指著面前的一大片空地告訴記者,夜市管理方接下來還打算拓寬小吃街的文化內涵,引進台灣民間藝人、特産、手工藝品等,包括台灣皮影戲、布袋戲等有意思的風俗,打造成“吃喝玩樂一條街”。

  堅守下來的臺商都漸漸適應了當地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有些正在考駕照,有些買了房子,有些甚至考慮在當地落戶。

  賴泓成打算在南昌娶妻生子。“通過前四年的經營,我已經賺到了‘老婆本’,爭取再做三年在南昌買套房。”他滿懷信心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