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戰略

  • 發佈時間:2015-08-29 02:30:5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魏志甫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糧食可持續生産是2015年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根本上來講,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在確保糧食可持續生産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工業化、資訊化與城鎮化“四化”協調發展。解決這一難點的根本途徑是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戰略,而且這一戰略是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新亮點,統籌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農業型工業化的內涵

  所謂農業型工業化,就是以農業發展、糧食安全和農民致富為著眼點和導向,以綠色、迴圈、可持續發展為基調,以農産品及其副産品精深加工為核心,包括農業生産資料生産、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及其副産品精深加工的技術、工藝、機械、裝備、設施,以及各種生産、經營、服務組織形式及其相關機制、制度和體系等一系列內容,並通過農業生産資料生産、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及其副産品精深加工的現代化以帶動相關産業和技術發展,進而促進綜合經濟實力和技術水準提升的一種工業化模式。

  農業型工業化來源於農業産業化、農業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圍繞農業上工業、通過工業促農業”、“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這些概念,但又高於它們。或者説,上述概念和提法只是農業型工業化的一個方面,它們都內含于農業型工業化。從理念上看,農業型工業化是“大工業化”戰略思維下的一個工業化概念,將農業也納入工業化範疇,而其他幾個概念都是僅就農業本身而言,屬於對農業的産業經營方式或工業化、現代化改造,仍是將農業與工業區別開來的常規思維模式。從目的上看,農業型工業化立足於農業,但不僅僅著眼于農業本身,還著眼于通過農業生産資料生産、農業生産和農産品及其副産品精深加工的現代化以帶動相關産業和技術發展,進而促進整體經濟和技術水準的提升。另外,從準確度看,農業産業化這一概念嚴格意義上講並不夠準確,農業本身就是一個産業,對産業進行産業化,也只是同一含義的往復。對於農業工業化,即使可以賦予更加豐富的內涵,但是這一提法從字面上理解也很容易引起僅是對農業生産進行工業化改造的歧義。而農業型工業化相對界定更加清晰明確,它就是圍繞傳統意義上的農業進行的一種工業化戰略和經濟發展模式,是相對於我國以往的趕超型重工業化或非農型工業化而提出的。

  農業型工業化提出背景

  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業發展的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工業化上。但是,選擇什麼樣的工業化模式或路徑,這非常關鍵。我們認為,主要應該考慮以下四方面因素:其一,能否體現比較優勢;其二,能否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其三,是否具有可實施的現實基礎;其四,概念是否準確、全面、清晰。

  首先,從比較優勢上考察。站在全國産業分工體系的角度看,農業大省的突出特色和優勢就是農業資源。但是,我國農業大省大多是“大而不強、勢而不優”,農業資源優勢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能探索出這樣一條新的“自主型”工業化道路,可以避免産業雷同化,形成農業大省獨有的經濟特色,比“承接外來的淘汰落後産業”更有前途和希望。

  其次,從經濟效益上考察。農業産業鏈條上有很多環節,糧食生産只是其中一環;從育種、灌溉、化肥生産到機械設備製造、農産品精深加工等各個環節,都不乏高科技領域,也能獲得高額回報,更能引領全國乃至全世界。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利用農業資源優勢,選擇什麼樣的路徑或模式去發展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和與之相關的産業,確保有利可圖。

  再次,從現實基礎上考察。總體而言,我國已經具備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戰略的各種現實條件。不僅具備發展農業型工業的內在動力和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戰略的農業資源基礎,而且還具備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戰略的工業基礎,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傳統意義上的工業體系,為農業型工業化奠定了紮實的技術和裝備支撐。

  另外,從概念本身上考察。較之農業工業化、農業産業化、農業現代化等概念和提法,農業型工業化更為準確、全面,也更為清晰。

  綜上所述,農業型工業化較為符合上述四個基本要素,是準確、清晰和全面的概念。

  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戰略的政策建議

  實施農業型工業化有助於突破對農業的傳統認識誤區,有助於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助於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有助於推進四化協調發展,符合當前改革發展大勢和尋求新經濟增長點的需要。為更好地推進農業型工業化戰略,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發展,現結合農業型工業化的內涵及我國實際,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設立農業型工業化綜合示範實驗區。建議中央在條件成熟的農業大省設立農業型工業化綜合示範實驗區(以下簡稱綜合示範實驗區),先行先試,探索積累經驗。綜合示範實驗區定位為“八大功能區”,即現代農業型工業綜合實驗區;推動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四化”協調發展的統籌改革先導區;全國重要的農業型工業迴圈經濟發展示範區;全國重要乃至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農業育種基地、現代農業生産和裝備技術研發推廣基地、現代農業科技企業集聚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農業生産資料生産和裝備技術研發推廣基地、現代農業生産資料生産和裝備科技企業集聚區;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農産品精深加工和裝備技術研發推廣基地、現代農産品精深加工和裝備科技企業集聚區;國內一流乃至國際領先的農産品和農業型工業裝備集散交易區、農業型工業科技人才集聚區;國際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産和加工技術國際合作區。

  (二)組建農業型工業技術裝備行業。將農業生産各階段涉及的有關技術裝備産業進行合併,統一組建為農業型工業技術裝備行業,加以重點推進。將播種、灌溉、收割、農産品檢測等與農業生産環節相關的機械裝備和種子、畜種、禽種、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産資料(汽油、柴油、機油等除外)生産機械裝備,統一組建為農業生産技術裝備行業;將糧油、肉類、水産品、農業副産品等加工機械以及其他農産品加工機械,統一組建為農産品精深加工技術裝備行業。

  (三)開展農業科技創新應用與農業生産組織方式創新統籌改革。與傳統工業一樣,農業科技創新同樣存在一個産學研有機結合的問題。目前,全國主要農業省份都普遍面臨農業科技推廣應用與土地分散經營、農業合作組織薄弱等農業生産組織方式現狀之間的矛盾,不利於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建議在綜合示範實驗區進行試點,積極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應用與農業生産組織方式創新統籌改革,破解農業生産現代化發展難題。

  (四)加強農業生産科技支撐。增加實驗區內涉農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科技資源共用平臺數量;支援建設集科研、教育和休閒為一體的“國際性農業基因技術研發中心”;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規劃佈局、體制創新、資訊服務等方面支援綜合示範實驗區建設“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和畜牧育種中心”。

  (五)加快培養和吸引高層次農業型科技人才。支援建立中國國際農業型科技人才市場;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用於農業領域部分資金適當向綜合示範實驗區傾斜;強化國際間農業科技合作、研習和交流;在綜合示範實驗區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方面予以扶持。

  (六)構建農業型工業化服務體系。農業型工業化服務體系是指為農業型工業化提供各種必需的生産、經營和服務組織形式及其相關機制、制度和體系的總稱,具體包括發展形式多樣的農業生産經營組織形式、構建完備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業型工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發展農業型工業生産性服務業、構建農業型工業金融服務體系、構建較為完備的農産品和精深加工産品以及其他農業型工業産品的行銷和流通網路、培育農業型工業企業品牌、探索各種形式的農業型工業企業戰略聯盟及其他新的組織形式等。

  (作者單位:河南省財政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