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創新不能讓農民工“缺席”

  • 發佈時間:2015-08-26 03:31:5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許貴元

  時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奔涌。然而一些地方的創業創新有點“嫌貧愛富”,他們更青睞科技精英,更熱衷扶持“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高大上項目。相比之下,農民工的“草根創業”被冷落了。有的地方出臺了創業貸款政策,卻因為農民工是“外地人”,將其拒之門外;有的地方為高科技項目開通“綠色通道”,而農民工想回鄉建廠,卻連手續都辦不下來;有的地方建起創業孵化園,但眾多返鄉農民工卻夠不上入園“資格”,享受不到優惠政策。融資難、融資貴、辦證難,農民工創業路上的不少老難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有2.74億農民工奮鬥在創業創新第一線,他們的創業熱情、創業價值和創業貢獻不可估量。他們蘊藏的巨大潛能更不容小覷。如今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能讓農民工“缺席”,更不能用“歧視主義”和“人為笆籬”阻擋農民工的創業創新激情。

  令人欣慰的是,據人社部對500個村進行的農村勞動力監測,上半年自主創業人數同比增長3.1%,高於轉移就業人數的增幅。在一些勞務輸出大省,返鄉創業者增速更快,比如貴州省,上半年農民工創業人數同比增長58%。而在全國,近年來已有200多萬農民工返鄉創業。因為農民工多年在城市打拼,積累了財富、增長了見識,有技術、有想法,還有對家鄉的深厚感情,他們返鄉創業頗有信心和決心。不管是發展現代農業,還是創辦各類企業,都將給農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還會破解許多如“空心村”一類的老大難問題。實現全面小康不能落下農村,創業創新的舞臺更要有農民工“一席之地”!

  為鼓勵農民工創業創新,國務院日前專門出臺了《關於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對如何降低創業門檻,消減稅費負擔,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優化貸款審批流程等,説得明明白白、規定得清清楚楚,還特意梳理出最有發展潛力的創業領域,目的就是幫助農民工儘快、儘早實現創業夢。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一是狠抓政策落實到位。積極地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鼓勵農民工創業創新的一系列政策規定,把黨的惠民政策送到農民工的心坎上,轉化為創新發展的激情和動力。讓農民工打拼有激情、發展有方向、奮鬥有目標。

  二是為農民工創業開“綠燈”。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農民工創業創新擺在重要位置,作為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建設美麗鄉村的一項重要任務。給他們多出主意、多想辦法,從資金、人才、技術、項目等方面給以必要扶持和援助。簡化審批手續,搞好優質服務。堅持公正公平,一視同仁,讓他們感到“證好辦、章好蓋、事好辦、真方便”。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主創業,克服一味依賴“等靠要”的被動思想。對好的典型要善於發現、注意培植,發揮其引領示範作用。

  三是強化檢查監督機制。有關部門要深入實際、深入農村,搞好實地調研工作,認真聽取農民工的呼聲建議和訴求,有針對性地抓好政策規定的落實兌現,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實踐證明,抓好政策落實,也是激發和釋放生産力和正能量。要讓政策上下合拍、協調聯動、擲地有聲,消除各種阻力,營造順暢環境,切實解決農民工創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農民工真正放手大膽創業,回得來、留得住、富起來。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最大限度地呵護和保護農民工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依法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為農民工安心創業、守法創業保駕護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