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藝術助商場攬人氣

  • 發佈時間:2015-08-26 03:29:3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舒 抒

  去年上半年的莫奈展,讓上海K11商廈著實火了一把,也為商場帶來了最為實際的營業額增長。如今,在商業地塊,這股藝術風尚或許還方興未艾。無論是位於新天地太平湖的“不朽的梵谷”,還是11月即將啟幕的“跨界大師·鬼才達利”,都頗有再現去年莫奈展人頭攢動場面的架勢。

  過去,藝術展往往只存在於藝術館、博物館等專業展示場所,圍繞“藝術”的經濟話題也大多以藝術品投資和藝術品交易為主。現在,藝術展大批量進駐市中心商業地塊,一些商場甚至免費提供場地為藝術品開闢展示空間,其目的必然不是指望門票和周邊産品收入來增加收益。對商場而言,藝術展的介入是聚集人氣的新引擎。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前主席特納德8月初曾在上海表示,提高大眾消費和個人支出已超越了提高投資和信貸比例,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而80後、90後新消費主體的誕生,以及電子商務近年來對線下消費市場的不斷蠶食,都為傳統商業敲響了轉型的警鐘。

  以主打輕奢時尚的K11為例,其所處的淮海中路黃陂南路,商場雲集。它通過一系列“我有你沒有”的藝術展和輪番登場的主題策劃,聚集了一批符合商場品牌定位的目標消費群,倒與周邊精品店或大商場有了明顯錯位。

  只有“有人”的地方,才會有消費。人氣,無疑是現代商業最看重的要素之一。事實上,商場的裝飾及設計,也是為了吸引人氣。香港時代廣場門口的聖誕樹,每年它的“長相”如何,都是人們期待的焦點,無形中也為商場留住了更多過路客。

  眼下,商業地塊打出“藝術牌”,無疑是商場裝飾藝術的一種進階,不僅為藝術打開了新的生存空間,也為商場找到了能相互“看對眼”的消費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