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股評”亟待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8-20 18:42:10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董少鵬
由於6月26日之後股市出現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政府採取了相應的穩定措施,並且已經産生了良好效果。但隨之而來的現象是,一部分股評把“政策”當作穩定市場的唯一因素,似乎沒有了政策因素市場就沒有了方向。在8月18日股市大跌時,一些股評人士再次臆測股指將下跌到3000點以下,稱這樣才能“砸”出炒作空間,或明或暗地“建議”投資者趕緊逃離。
很顯然,我國的多數股評人士過於關注短線交易,而不大關注經濟和改革的基本邏輯,不大注意把握和堅守整體經濟的價值中樞。在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時,很多股評將利率匯率、準備金率、經濟增速、大股東減持增持、新股發行、國有企業改革等因素當作股市的助燃劑或冷凍劑,極盡誇大之能事。漲時極力助漲,跌時極力助跌。當市場上漲時,各種概念題材的挖掘可謂是撒豆成兵,信手拈來。有時剛剛發佈一個文件,概念股名單就瞬間出籠了。
其實,宏觀政策與産業政策安排,上市公司的治理和運營,金融機構的治理和運作,以及特殊時期的維穩措施,都是根據市場變化情況而隨時調整的,雖然它們都可能對股市的運作構成影響,但其影響機制的鏈條有長有短,産生的實質影響有深有淺。顯著誇大某一個因素對市場的影響,製造概念進行炒作,就會將市場的不穩定性成倍放大。所以,筆者倡議對我國的股評模式、股評機制加強改革。
近期困擾市場的重要因素一是經濟增長前景,二是所謂杠桿資金問題。筆者認為,我國經濟保持7%左右的年度增長速度不存在大的問題,並且由於我國市場空間巨大,産業升級空間巨大,內部調節迴旋餘地巨大,政策運用空間巨大,經濟增長品質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是必經之路,只要調節好,可以兼顧效率和速度的統一。至於杠桿資金問題,經過反覆治理,已經進入常態時期;下一步應該在現有規則基礎上,依法監管,同時鼓勵創新機制。不宜簡單地“去杠桿”,而是適度發展“杠桿市場”,科學運用“杠桿機制”。在有的領域是“降杠桿”,在有的領域可能是“增杠桿”,不能一概而論。
有的股評人士認為,現在中國經濟是不上不下,貨幣供給是不松不緊,改革是不進不退,市場是不牛不熊。筆者認為,這樣的認識過於悲觀了。我國經濟保持7%左右的增長率不是不上不下,而是區間管理;穩定預期就可以凝聚力量和智慧,把發展和改革穩步向前推進。
改革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既要考慮眼前,也要兼顧長遠。有的改革措施如國有企業改革被描繪為“倒退”,但實為進步,因為新的國有企業改革部署明確了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化的結合方式,明確了國有企業治理的模式,明確了不同所有制資本共同參與的機制,明確了執政黨應當承擔的責任。這是歷經改革開放近38年後,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做出的突破性部署,不是什麼倒退。筆者堅信,國有企業改革必將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巨大推動力。
近期股市再次波動,反映的是投資者心態仍不穩定。大家都十分關注央行採取的MLF操作可以注入多少流動性,但是我認為,目前的流動性並不缺乏,關鍵還是大家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走勢以及可能出現的增長亮點。經濟走勢的亮點會通過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業務拓展來展現。
由於維穩措施逐步見效,市場內部的穩定機制事實上也在增強,一部分資金已經認識到其投入和未來收益之間的對應關係,換言之,就是長線資金的鎖定規模在增長。筆者據此認為,市場的底部特徵是明顯的,但同時,由於對經濟預期的認識還不夠一致,因此大盤也面臨一些壓力。在經濟的增長的效益通過上市公司報表體現之後,市場平穩向上的趨勢將可以得到確認。
(董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