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連失兩關退守3700點 全球市場處混亂狀態
- 發佈時間:2015-08-19 08: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歷近兩周的盤整後,昨天,兩市上演了深度跳水的驚險一幕,指數在上攻4000點之後節節回落,連失3900和3800點兩道整數關口。國企改革、證金概念等前期領漲板塊悉數退潮,紛紛加入跳水大軍。最終,滬指大跌6.15%。
盤面表現滬指大跌逾6%
週二早盤,滬深兩市延續前一天的尾盤走高趨勢雙雙高開,滬指開盤後站上4000點,並創出了4006.34點的近期新高。但此後迅速翻綠一路震蕩下挫,一度跌近2%逼近3900點,臨近午盤持續下跌。
午後開盤,伴隨著拋盤力量的加大,滬指直接失守3900點,之後一路震蕩下行,臨近盤尾,雖然有中國石油等權重股護盤,但缺乏有效資金跟進,指數出現大幅跳水並失守3800點,跌逾6%,兩市再現千股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報3748.16點,跌245.51點,跌幅6.15%,深成指報12683.86點,跌890.05點,跌幅6.56%,創業板報2504.17點,跌162.12點,跌幅6.08%。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7224.7億元,深市成交6672.7億元,兩市共成交13897.4億元。
熱點板塊“熄火”
板塊方面,國企改革和證金概念股等熱點板塊全線“熄火”,成為市場大跌主要因素。
具體來看,昨天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全部飄綠,下跌幅度均超過3%。其中建築裝飾、休閒服務和有色金屬行業的跌幅均超過了8%,通信、國防軍工和紡織服裝等13個行業的跌幅均超過了7%,輕工製造和食品飲料行業跌幅較低,跌幅也分別達到5.14%和5.43%。
相比之下,銀行證券板塊成為昨天抗跌排頭兵,中信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國金證券等個股表現十分抗跌。整體來看,銀行板塊跌幅最小,平均跌幅僅為3.22%。
下跌探因
1 技術調整久盤必跌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海富通等多家機構的觀點認為,多種利空疊加導致了週二市場在闖關4000點途中出現跳水行情。
首先,市場久盤必跌,技術性調整的跡象明顯。從8月初反彈以來,成交量並未顯著放大,在4000點整數關口,套牢盤的壓力強大;從技術面的指標來看,不少指標鈍化,目前留在市場中的交易者,不少是“老股民”,對技術面盤口的指標比較敏感,容易形成共振。
2 後“證金”時代啟動
後“證金”時代前期,市場心態較脆弱。上週五,證監會網站發佈公告稱,當天,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依照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則,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中央匯金公司轉讓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長期持有。不少媒體評論認為,救市告一段落,市場進入“斷奶期”,帶來了不適感,情緒變化比較劇烈。此外,銀河證券等多家券商率先恢復融券T十1交易,也被市場過度解讀。
3 全球市場處混亂狀態
全球市場仍處於混亂當中,A股難以獨善其身。從股市來看,美歐主要指數,在美元加息預期加強的背景之下,處於弱勢,分別於4月底5月初創出階段性高點後,一路調整。大宗商品積弱積貧,原油價格跌至40美元/桶關口,銅、鋁等金屬創下近4年新低。人民幣于上周貶值之後,引發其他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泰銖、智利比索、土耳其里拉,近期都對美元有所貶值。
4 7月基金遭鉅額贖回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開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總份額為25843億份,比6月底大幅減少6989億份,份額縮水比例達到21.29%。7月偏股基金遭近萬億凈贖回,沒有增量資金支援,場內彈藥缺少讓股指反彈難以為繼。
而中登數據顯示,7月百萬市值賬戶逐漸消失,A股100萬元以上賬戶合計減少55萬戶,賺錢效應缺失,令市場信心一時難以修復。
後市分析目前市場整體風險有限
指數在4000點這個敏感關口遇阻回落,再加上此前引領市場持續反彈的國資改革、國防軍工板塊大幅回調引發市場拋售潮,對於後市,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市場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利空因素,主要還是4000點久攻不下的盤久必跌。
楊德龍強調,當前宏觀基本面對股市偏正面,穩增長政策將持續加碼、貨幣寬鬆格局不改、匯率趨於穩定,權益資産投資價值相對其他資産而言並未減弱。因此,目前市場整體風險有限,預計在管理層維穩托底和市場逐漸修復信心的推動下,未來反彈過程中的下跌幅度有望逐步減小,無需過度恐慌。
區間震蕩格局或將持續
天弘基金策略分析師尚振寧表示,市場目前依然處於弱勢中,一些短期風險並未完全消除。前期證金公司表示不退出,但實際上為了維持市場的定價功能,證金公司的介入越來越少,目前已有部分股票轉給匯金,救市力量在邊際上正在消退。
此外,國企改革概念目前熱度較高,相關股票前期表現很好,但短期是否能有實質性進展讓很多投資者懷疑,漲勢較好的標的本身也存在獲利了結的需求,因此隨時有回調風險。人民幣匯率貶值,從人民幣國際化和市場化的角度看是利好,但本身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短期有可能會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尚振寧表示,從長遠看市場會重拾信心,但短期仍需消化多重風險,區間震蕩格局將會持續。
京華時報記者敖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