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貿向好不靠匯率“貶值紅利” 沒必要過度解讀

  • 發佈時間:2015-08-19 07:5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俊嶺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行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後,人民幣匯率迅速調整,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貶值只為拉動外貿”,對此,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日前指出,中國作為進出口大國,且加工貿易佔相當比重,因此本次人民幣匯率正常調整,對外貿的影響不宜過分解讀。有關專家指出,人民幣貶值對外貿影響有限,未來外貿發展將朝著創新型、技術型方向轉型升級,最終向改革要紅利。

  偏離市場必須校正

  近期外貿數據疲軟,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完善後人民幣幣值向下調整,二者同時出現令“貶值拉動外貿説”甚囂塵上。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據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介紹,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特別是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9.5%,同期歐元、日元、澳元、巴西雷亞爾和盧布則分別下降了10.8%、9.3%、5.3%、8.3%和17.7%,人民幣相對於英鎊、韓元等貨幣也分別升值,在全球主要貨幣中僅對美元略有貶值。

  可見,人民幣匯率之前存在高估是不爭的事實。專家普遍認為,此次匯改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幣定價機制的市場化水準,因此高估的匯率被“糾偏”只是對近一段時間匯率偏離市場的校正,是客觀結果,而非改革的動因。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匯率改革的市場化本質亦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肯定。IMF中國工作組負責人羅德勞爾稍早前評價道,中國此舉將幫助人民幣由“受到嚴格管理並與美元掛鉤的制度”逐步轉型為“更開放、更靈活、受市場狀況影響更大的匯率制度”。他重申,儘管人民幣近期下跌,但IMF堅持人民幣已經不再被低估的判斷。

  拉動出口效果有限

  對於人民幣貶值拉動出口的效果,前述負責人表示,在全球價值鏈背景下,由於跨區域上下游分工和産業內貿易的普遍存在,某一個經濟體的幣值變動及其對進出口的影響,都將快速正向傳導至其他鏈內經濟體,因此一國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拉動效應會被分攤、弱化。此外,不同業務類型的企業也應該區別對待。

  “如果通過貨幣貶值就能解決出口競爭力問題的話,那中國早就可能這麼做了。事實上,我們一直是在‘保增長’、‘調結構’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尋求政策平衡。此次順應市場壓力主動進行調整,讓匯率‘一步到位’而非‘逐步到位’,不僅有利於提高部分轉型企業的競爭力,更消除了資本利用市場預期進行套利的空間,從而有效避免了這部分資金的流出。”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叢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

  據了解,如今不少外貿企業都已習慣採取進口對衝、遠期外匯交易等一系列手段對衝匯率風險,因此,除涉及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生産的少數企業外,此番匯率變動對大多數國內企業的影響需謹慎評估。

  “現在國際市場整體疲軟,歐美日等主要進口國的購買力不強,因此人民幣匯率變動放在這個背景下發揮的利好作用不是很大。”一位企業負責人説。

  貶值不能治病根

  另一方面,對於所謂的“貶值紅利”,長期來看似乎同樣指望不上。多位專家預計,人民幣國際化是大趨勢,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也是大方向,因此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仍然面臨升值壓力。

  “人民幣貶值引發的效果肯定是短期的,並不能解決外貿形勢和出口競爭力的根本問題。況且,現在國際貿易中價格競爭的空間已經不大。”叢屹表示,在過去,中國的出口優勢主要來源於廉價的資源、勞動力與土地,但隨著這些稟賦紅利的下降,出口競爭力便不能僅停留在加工、代工等低端層面,未來要朝著創新型、技術型的方向轉型升級,最終形成優質的自主品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羅雨澤則認為,現在中國高校每年畢業生超過700萬,若加以有效利用,可以加速産業升級,提升中國在全球分工價值鏈中的地位。羅雨澤還指出,中國改革的制度紅利正在釋放,目前已設立了4個自貿試驗區,隨著相關政策措施的推廣實施,貿易成本有望大幅降低,這將與海外並購熱潮、“一帶一路”戰略、服務業快速發展等共同構成支撐外貿健康發展的積極因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