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降息利好大宗商品 市場保持板塊輪動式反彈

  • 發佈時間:2015-05-11 08:0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繼4月20日央行降準之後,央行再次宣佈降息。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在經濟增速下行的背景下,降息對大宗商品市場將産生哪些影響?

  對此,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5月份的此次降息是針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正常政策調整,此次降息幅度較小。此前,央行分別於2014年11月22日和2015年3月1日兩度降息,在半年內三次降息令貸款利率已經累計下降90個基點,而存款利率累計下調75個基點。王駿認為,在降息背景下,商品將繼續保持板塊輪動式反彈,股指期貨將延續上周的反彈行情。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認為,經過多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2008年底的水準,為2.25%,而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降至5.1%,比2008年底的5.3%更低。

  “對於大宗商品而言,目前受制于實體經濟增長疲軟,下游有效需求不足。而實體經濟下降主要是投資回報率下降,産能過剩和社會總需求不足。在投資回報率下降的情況下,政府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初衷是好的。然而,目前融資成本下降緩慢主要是貨幣傳導機制受阻,即剛性兌付沒有打破,包括地方政府和有政府背景的企業在龐大的存量債務刺激下對債務展期的需求擠佔了社會融資資源,因此在無法打破剛性兌付、實現利率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降息和降準都會受制于銀行負債端成本高企、利差追逐和剛性兌付擠佔的制約。”程小勇表示。

  程小勇同時指出,人口紅利的下降和經濟結構不合理是經濟增速下行根源,人口紅利消失意味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社會需求下降,因此對於大宗商品而言,降息後商品會展開一波中級反彈,然而反彈過後的産能復産導致的過剩壓力進一步增加,産業因逆週期政策而沒有充分調整,使得商品長期熊市進一步延長,這使得商品走勢是先揚後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