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社會資本能否順利開進停車場?

  • 發佈時間:2015-08-19 05:27: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多地停車場供需失衡也越來越嚴重。為有效防止供需缺口繼續拉大,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大力引入PPP模式建設運營停車場,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而社會資本是否“有利可圖”,無疑是這一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近日,7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逐步縮小政府定價範圍,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並提出在停車場建設上大力推廣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其後不久,廣東宣佈放開住宅小區、商業配套停車保管服務收費,以及政府列管以外的露天停車場停車保管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價,不再執行政府限價。

  專家認為,停車場産業化發展令人期待,而資本回報率將成為社會資本參與停車場投資建設與運營的關鍵所在。針對當前停車場實際運營狀況如何、社會資本怎樣參與、盈利如何分配等熱點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現狀:

  供需失衡 資源錯配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直線上升,停車設施建設卻相對滯後。以北京為例,北京市區內約有180萬個停車位,機動車約有560萬輛,車位缺口約380萬。受制于土地成本和商業區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北京每年建成停車場車位不到10萬個,而小汽車保有量每年大約增長15萬輛,車位缺口持續拉大。

  在位於北京霍營地鐵站的駐車換乘(P+R)停車場,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的P+R停車場産權均歸屬政府,由北京國資委下屬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霍營地鐵站停車場為北京市最大的P+R停車場,該停車場共有477個停車位,在工作日大概每日平均停放287輛車,利用率不到60%。

  一面是車位缺口增大,不少小區車位緊張,佔道停車現象隨處可見,一面卻是多家P+R停車場“喂”不滿。對此,長期研究國內城市建設PPP專家、大岳諮詢總經理金永祥認為,政府投資建設運營的停車場沒有完全實現停車資源有效配置,管理也有不足。“一邊是強大的需求市場,一邊是捉襟見肘的供給數量,停車場問題癥結還在於尚未産業化發展,市場內的部分社會資本也未得到良性運轉。”

  據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此類公益性停車設施基本為政府惠民工程,停車價格遠低於周邊平均水準,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也很低。“此前北京停車行業市場準入門檻較高,價格政策沒有放開,多部門管理導致責任劃分不清晰,且多強調規模化經營,對泊位數量有最低要求,使得社會資本進入收益較低。”該負責人透露。

  “停車場屬於稀缺資源,僅依靠政府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的。通過社會資本進入增加供給,對消費者也是有利的。同時,社會資本進入必然産生競爭,有利於行業良性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同時,針對一些認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停車場建設相當於給停車費上漲加溫的聲音,李佐軍認為,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城市停車設施可能會造成停車費用波動,但從長遠來看,隨著供給的增加,停車費還是會穩中有降。

  問題:

  盈利可期 正視風險

  市場普遍認為,大力推廣PPP模式,加快停車場建設,並將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産業化定義為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重要途徑。但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停車場的阻力,除了手續繁雜外,還存在投資風險。

  金永祥説,投建地下或立體停車場就像造房子一樣,建設運營這塊蛋糕吃起來並不容易。以一線城市為例,一般200個車位的成本通常高達近千萬元。即便按照每小時10元的收費標準,收回成本的週期依然過長。

  李佐軍認為,一旦放開市場準入,停車場實現盈利是必然的。“因為大量的需求就存在那裏,停車場的效益問題可以通過優質的價格和服務解決。同時,停車場的建設還肩負著一定的社會效益,政府可以通過完善用地、稅收等一系列政策來培育市場,支援市場化停車場建設。”

  《意見》明確表示,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停車設施,要統籌考慮財政投入、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遵循市場規律和合理盈利原則,由投資者按照雙方協議確定收費標準。對於路內停車等納入政府定價範圍的停車設施,健全政府定價規則,根據區位、設施條件等推行差別化停車收費。

  金永祥建議,應進一步明確“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建設、改造停車場給出多重優惠政策。比如,在用地及規劃方面,每年在儲備土地中確定一定數量的用地,專項用於引進社會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對這些項目可實施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臨時佔道費等優惠。設立公共停車場發展專項資金,以項目補助的形式,加大對公共停車場産業發展的支援力度。

  前景:

  收入多元 積極“觸網”

  如今,運用PPP模式建設運營停車場正在受到多地政府的青睞。去年底,北京公佈《關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的意見》,鼓勵社會多元化參與停車場建設,明確公益性停車設施可按照“政府出地、市場出資”的模式公私合作。在各省份上半年陸續發佈的PPP項目中,停車場項目也並不鮮見。

  李佐軍建議,將來停車設施市場化後,應不再是單一的停車收費盈利模式,管理者可以引入多种經營模式,如停車場內汽車維修養護、汽車清洗美容和便利商店等商業服務製造新的盈利點,實現多元化收入,真正實現停車場的産業化發展。

  在此次出臺的《意見》中,特別提出要讓停車和網際網路相結合,像停車查詢、預訂車位、自動計費支付等智慧停車方式,被認為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已出現百餘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停車應用軟體。

  此外,對於路內泊位,此次下發的《意見》明確,新建或改擴建公共停車場建成營業後,將減少並逐步取消周邊路內停車泊位,加強違法停車治理,保障公共停車場有效需求,提高收益水準。專家普遍表示,通過價格杠桿以及土地使用方面的優惠,的確可以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但推動停車場産業化發展,必須要有打破現有利益格局的決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