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5分鐘,走進文化服務圈

  • 發佈時間:2015-08-19 05:28:1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化服務圈”是一個以有效服務半徑和有效覆蓋面積為核心的概念。國際經驗表明,形成“文化服務圈”才能真正實現服務全覆蓋。為了進一步完善“15分鐘文化服務圈”,北京市在全國首先制定了貫徹中央《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省級實施意見,簡稱為“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在推進“15分鐘文化圈”全覆蓋,讓你步行15分鐘就能觸達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享受文化服務。

  拿起手機,微信裏有“朋友圈”;放下手機,生活中有“文化服務圈”,或許這將成為越來越多人所傾向選擇的快樂生活方式。文化服務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幹,向社會提供公共文化設施、産品、服務的制度體系。

  老少皆需的文化圈

  恰逢暑假,如何讓孩子們過得充實快樂,是很多家長的願望。許多家長還希望孩子在玩的同時,能夠學習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同博物館裏日前舉辦了一場“傳統文化體驗之旅”的活動。一張張正方形的紙,在國禮摺紙設計師劉通手中,一會兒折成青花瓷瓶,一會兒折成盆栽小苗,一會兒折成一隻昆蟲……這神奇的變化讓參加活動的孩子們目不轉睛。

  “現在的紙質書越來越貴。”80後女生劉晶晶告訴記者,當她為此事擔憂的時候,家門口的書香朝陽自動借閱機讓問題迎刃而解:“在圖書館辦一張卡,押金只要100元,就可以在機器上借閱了。借閱機裏圖書的種類很多,借書、還書1分鐘左右就能完成,真是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如今在北京朝陽區街頭,這樣的自動借書機已有125個。

  文體活動不僅對兒童和青少年重要,對於老年人來説同樣重要。家住半步橋的張義月老人每天都會早起,出門到家附近的陶然亭公園去鍛鍊身體,活動一下筋骨。這個習慣已經成為他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有老人證坐公交車不要錢,公園門票也免費,很方便。”他説。

  北京市政府制定的“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包括《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意見》、《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創建方案》、《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準》、《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規範》。

  “這些文件對加快構建北京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現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化和數字化,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出了全面部署。”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龐微告訴記者,北京市目前已建有市級、區縣級、街道鄉鎮級和社區村莊級,共4級公共文化網路,4級設施平均覆蓋率達到98%,設施總量達到6691個。

  文化圈裏有什麼

  早上剛過8點半,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已經非常熱鬧了。從寶貝親子樂園到老年樂棋社,從青少年聚樂部到盲人書友會,這家文化活動中心每天的開班數和團隊活動數都在15個以上,而且365天不關門,全年接待人數超過60萬人次。家住北蒙三小區的吳阿姨告訴記者,喜歡音樂的她隔三差五就會約朋友一起來參加這裡的鋼琴音樂會等活動,“人氣可旺了”。

  活動多,人氣旺,生態好,得益於創新。打浦橋街道以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上海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全權委託其管理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日常運營。“託管”後,活動中心的服務效能大幅提升。這種做法也是上海市公共文化機構創新管理運作機制的一個縮影。現在的上海,正有越來越多的各類力量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運營中,提升社區文化服務的水準,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五星級”文化圈服務。

  此外,作為上海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每個在建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項目還能夠從市文化專項資金中獲得平均250萬元的標準的補貼。為了保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配置符合“綜合性、多功能”的特性,當地10個部委辦局聯合製訂了“基本配置要求”。每個新建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根據基本功能配置相應面積的場地和裝備設施。目前,上海市共建有公共圖書館238個、區級群藝文化館26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15個,城鄉一體、縱橫貫通、資源共用的4級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15分鐘服務圈不斷完善。

  北京“文化圈”的探索實踐則是找準基層發力。“在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並不缺少國際水準的標誌性、大規模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實現均衡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在農村。”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國新説。“因此,北京把落實中辦國辦《意見》的重點放在了基層。”

  在李國新看來,服務規範是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規範行為、優化流程、固化指標、提高品質的基本遵循。“對於百姓來説,實際上是一份能夠享有的文化實惠清單,是政府滿足老百姓基本文化需求的承諾清單。比如讀書看報在什麼範圍內免費借閱,廣播影視在什麼程度上免費收聽,文體活動在什麼項目上免費參加,上網服務在什麼環境內免費提供,數字資源在什麼水準上免費享用等。”李國新説,《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規定的服務內容和種類,通過服務規範在北京實現了項目化、定量化、具體化,從而使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值得借鑒。

  從百姓文化需求出發

  這些年,為了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到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國家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不斷加大。各地也紛紛建起了圖書館、文化館、農家書屋。但由於一些原因,某些地方的文化場所只是配好了“硬體”,仍缺少文化活動、文化服務等“軟體”配合,場所場館利用率不高,甚至成了外表好看的“花架子”。此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發展還不平衡,針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法規和規定也不完善。

  下一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需要軟硬體結合,在公共文化場所免費開放的同時,更要把“送文化”和“種文化”相結合,建立起文化社區、匯聚起文化社群、組織好文化志願者,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才能讓優秀文化真正靠近群眾、觸達人心。

  在廣西玉林市,城區裏的“10分鐘社區文化服務圈”已初現雛形。該市群眾藝術館、文化館設立了23個“文化活動基地”,分別與80多支鎮、村文藝隊建立幫扶關係。定期組織的“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活動,讓人們對文化産品“有盼頭”。每年送戲下鄉達300多場,送書下鄉達3.5萬多冊,農村公益性電影放映1.6萬多場。此外,還有一批簽約文藝家、文化志願者組成文藝小分隊,深入基層開展文藝采風、文藝輔導和文藝演出。文化志願機構還與玉林市誌願者聯盟、蒲公英之家等民間公益組織聯合舉辦公益演出活動。目前,該市共有遍佈城鄉的各類文化社團近200家、群眾性文藝團隊1600多支,每年由各類文化組織承辦的文化活動不少於500項,幾乎天天都有曲藝社、樂團、藝術團、合唱團等開展文藝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圈”的外延也從線下發展到線上。“在當前網際網路+的時代,要將文化資源建設的內容與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對接,提高‘用戶意識’,運用‘用戶思維’,從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發,提供更多差別化、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文化資源。”8月12日,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京調研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時表示,在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背景下,中心要充分發揮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主陣地的作用,在公共文化數字平臺建設、數字資源産品優化、新媒體網路傳播、邊疆數字文化服務、推動文化館行業發展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政策要點: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文化建設的意見》:到2020年,北京要基本建成均衡發展、供給豐富、服務高效、保障有力的全市基層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打下堅實基礎。

  《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準》:文化設施建設應採取“2+X”模式。“2”是指每個文化設施應建有一個室內多功能廳和一個戶外文化廣場,“X”是融合各相關部門服務的綜合功能,可設置圖書室、展覽室、排練室、電影廳等。其中鄉鎮(街道)圖書館面積不少於100平方米,閱讀座位不少於30席,行政村(社區)圖書室閱讀座位不少於10席。

  應以步行15分鐘為服務半徑,統籌設置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同時,根據常住人口和服務需求情況,硬體設施可以打破行政規劃界限,跨鄉鎮、街道行政區域設置區域級綜合文化中心,提高服務水準和輻射範圍。

  《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規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應為提供市民看書報、參加文藝輔導培訓、演出排練、文藝創作、文化活動等20大類服務內容;每週的開放時間不少於56小時;每個社區文化室至少配一名文化組織員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