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良種+密植+底肥牛子新的高産秘訣

  • 發佈時間:2015-08-18 03:31:5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河南省沈丘縣周營鄉種糧能手牛子新今年41歲,種地已經有20多年了,一直種小麥和玉米,規模已經發展到130多畝。人家一畝地的玉米收個1100斤至1200斤就不錯了,但牛子新就是不滿足,他改良創新,科學管理,每畝地總能多收三四百斤。

  “我高産的秘訣就是‘良種+密植+底肥’,把握好這幾項,不管是種小麥還是種玉米都能創高産。”老牛説。

  “你們看我這4行玉米的寬度只有1.8米,別人種的是2.5米,我的株距是5寸,別人的株距是7寸至7.5寸,這樣差距就出來了,我一畝地能種6000棵苗,別人只能種3800棵到4000棵,産量也就有了差距。”老牛一邊介紹,一邊指著相鄰兩塊地的玉米作比較。筆者看見老牛地裏的玉米苗碧綠髮亮,密集的玉米葉挨挨擠擠,很難看到大的縫隙,比較之下相鄰地塊的玉米苗顯得既稀少又略發黃。

  筆者問牛子新:“為什麼你的玉米葉碧綠髮亮,而鄰居地裏的玉米葉卻有些發黃?”“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要想玉米創高産、奪豐收,施好肥是關鍵!”老牛説,“這幾年,我選的底肥都是肥效長、不傷莊稼的,而且在專家的指導下,我採用種肥同播的方式,一次性施足,不用追肥,省錢又省力。”

  除了密植和底肥之外,選好種植品種更為重要。老牛説:“因為莊稼種得密了就容易倒伏,所以必須選用抗倒伏的品種,為此我沒少下功夫,經過多年的試驗對比,最後我選定了葉小、稈壯、株低的‘禾玉1號’,這個品種的玉米不僅産量高,而且抗倒伏,滿足了我密植高産的需要。”王向靈謝辛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