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有風險,“技術孵化”來幫忙

  • 發佈時間:2015-08-17 01:30: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創業園地

  “繼‘中關村創業大街’後,中關村核心區海澱區將打造佔地約600畝、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創業為主的‘硬創業’聚集區。”8月10日,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王茤祥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這個灣區的規劃和創業大街一樣,都是為了孵化創業。”

  “在創業大街,各種圍繞網際網路的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偏于‘軟創業’。在灣區,這裡將集中做技術聚集、精密技術研發等,並鼓勵圍繞技術創新展開創業。”在王茤祥看來,鼓勵科技“硬創業”,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將起到降低創業風險的作用。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各地創業者行動起來。不過,創業有風險,入場須謹慎。一些創業者在沒有靠譜項目時匆忙入場。錢花了不少,創業成功率卻不高。王茤祥説,“由北大、清華、中科院等13家單位聯合發起創建的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將成為中關村的‘技術孵化器’。”

  針對創業者項目含金量不高的問題,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推出了“我創新你創業計劃”。“從協同院篩選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項目,面向社會招募創業團隊。團隊和協同院的基金共同出資組成企業創業。”王茤祥説,“技術成果和創業團隊結合起來,以核心技術創業,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率。”

  不少中小企業,無力進行科技創新。為了破解這樣的瓶頸問題,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推出了“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工程”。王茤祥説,“企業和協同院共同出資,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新技術。研發完成後企業轉化,有利於中小企業存活和壯大。”

  “我們探索技術成果+合作企業模式。智慧財産權無障礙轉移。協同院的技術成果由參與合作的企業直接使用,按照銷售額提成或按年付費的方式給予協同院回報。我們還有技術成果+龍頭企業模式,實施龍頭企業整合創新工程,圍繞龍頭企業自身産業鏈規劃研發一批技術,研發後由大企業轉化。”王茤祥説,“依託協同院整合配置資源,可以實現成果轉化專業化分工,進而提高技術孵化的成果率和市場價值。”

  為了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北京市海澱區出資4億元、北京市科委出資4億元、協同院募資2億元,組建了協同創新母基金,用於偏早期、中試、放大階段的項目。“按照市場化需求進行整合,我們意在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找市場難、融資難、找産業化人才難等問題。這就降低了創業的風險性。同時,大學、院所的科研也更有針對性。”王茤祥説。

  未來,海淀將以北京協同創新園為中心建設“創業灣”。王茤祥説,“海淀將形成‘北灣南街’的創新創業格局,即北部區域的創業灣、南部區域的創業大街,軟硬結合,為創新創業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