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媒談時光機器:旅行者自身也無法改變過去

  • 發佈時間:2015-08-14 08: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媒稱,從理論角度來説,沒什麼可以阻止人類創造出一部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或者前往未來的時間機器,但其中存在一些矛盾,文學和科幻電影都試圖通過想像力來解決。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嗎?會有什麼後果?

  據西班牙《趣味》月刊6月號報道,一位名叫馬蒂的年輕人從一輛老舊的德勞瑞恩汽車上走下來,他的衣著與時代潮流格格不入,沒錯,他是乘坐時間機器從過去來到現在的,這就是美國羅伯特·澤梅基斯導演拍攝的《回到未來》電影系列第二部中的情節之一,該電影在1989年上映。

  報道稱,這部電影製作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想像主人公所在城市未來30年後的日常生活。電影特效負責人約翰·貝爾回憶説,就像一場噩夢,“我唯一知道的是會有一個叫做懸浮滑板的東西”。迄今這部電影中沒有實現的預言是一個典型的科幻産品:會飛的汽車。雖然它尚未面世,但它的功能原型已經出現,例如斯洛伐克公司AeroMobil生産的同名飛行汽車,當它的雙翼張開時,行進速度可達160公里每小時。

  不過懸浮滑板才是《回到未來》的聖器。去年10月,ArxPax公司就推出了與磁懸浮列車概念相似的懸浮滑板,它與電影中滑板的主要不同之處是必須在導體表面運作。發明者格雷格·亨德森顯然知道它缺少商業價值,只是把它作為自己更大項目--地震帶房屋建造新系統的敲門磚。為避免房屋在地震中倒塌,這位美國企業家建議使用磁場來固定房屋。

  報道稱,無論如何,電影藝術組對2015年出現的真實場景預測還是頗為準確:例如生物燃料汽車、人臉識別軟體、指紋識別系統的應用、網購以及電視的多頻道選擇等等。隨著這些新事物的興起,90年代還無處不在的某些事物例如傳真機等變得落伍或遭淘汰,還有一些發明至今也沒有普及,例如由微波爐加工的脫水食物、用來遛狗的皮帶或者自動調溫或乾燥的衣服等。

  但是該電影真正的主題是時間旅行。在1985年上映的《回到未來》系列電影第一部中,主人公馬蒂出於偶然回到了1955年,當時他的父母正是青少年,而馬蒂的出現阻止了他的父母相愛,確切地説,青少年時期的馬蒂母親迷戀上了馬蒂,因此馬蒂改變了未來,也就是他的現在。如果馬蒂的父母不能在一起,馬蒂在那能做什麼呢?

  時間旅行悖論

  報道稱,《回到未來》提出了時間旅行存在的大多數矛盾的源頭,物理學家把這個矛盾稱之為“軌跡”。如果一輛火車尚未出發就已經到站,那將意味著一場物理災難的到來,因為它代表著因果關係的中斷,是很難操作的。另一個例子是1984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動作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終結者》,影片主要講述了21世紀的一次核戰爭後,地球被機器人所統治,倖存的人類集聚到一起,反抗機器人的殘暴統治。為除掉人類反機器統治鬥爭的領袖,機器人統治者派出了一個殺手——這個殺手是個半機械半血肉的生物,但在外貌上卻與人類無異——回到20世紀,前去刺殺人類抵抗運動領袖的母親,即一個叫莎拉·康納的女人。而未來世界的人類領袖也派出了一個叫凱爾·裏斯的人保護去莎拉。問題在於如果莎拉的兒子不出生,那就不存在人類抵抗運動領袖,也就沒有任何必要派出殺手返回20世紀去刺殺莎拉,這個任務存在本身就反映了任務的必然失敗。然而,誰去刺殺莎拉?如果不派殺手,這個謀殺就會産生,這個矛盾實在是讓人費解。儘管存在邏輯矛盾,但是沒有物理定律禁止時間機器的存在,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因它引起的各種矛盾呢?

  在《回到未來》影片中,隨著父母認識相愛的可能性一點點減少,馬蒂將會消失。作家羅伯特·西爾弗伯格在他1969年出版的小説《因為時間》中也給出了相似的解決方案:在回到過去的旅行中,我們造成的歷史改變不會使我們受到影響,但是在回到現在的那一刻,改變導致的結果會突然變成現實。或者説,如果我回到過去阻止我爸媽在一起,在我回到現在的這一刻,我就會消失。

  或許時間機器可以帶我們到對歷史沒有影響的地點或者時間

  報道稱,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做我們想做的事情,但是不要改變歷史的發展。作家康妮·威利斯在她的兩部小説中給出了保證歷史不受影響的解決方案。如果我們想去某個衝突時刻,例如某場戰役,保護時空繼續運轉的方法就是讓時間機器把我們送到遠離戰場的地方以免干擾歷史,或者到同一個地方,但是在時間上提前或者推後。

  如果這也失敗,為保護歷史,那就應該努力修復我們造成的改變,或者阻止時間旅行的發生,而這正是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所持的觀點:應該設立一種審查機制,阻止人們製造時間機器。他的理由是,如果製造出時間機器,我們將會遭到來自未來的遊客的野蠻入侵。

  多世界理論

  報道稱,顯然霍金的這個建議並不受那些喜歡挑戰理論極限的科學家的歡迎,例如那些認為存在多元宇宙的科學家。平行宇宙的概念,並不是因為時間旅行悖論提出來的,它是來自量子力學,因為量子力學有一個不確定性,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於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在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並且相互之間完全沒有聯繫。

  在多世界或者説多歷史假設理論中,時間旅行的悖論不存在,時間旅行者可以回到過去殺死青少年時期的祖父,而這次謀殺會衍生出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時間旅行者沒有出生。更重要的是,那個祖父依然健在的世界並未消失,因為它也不過是另一個衍生世界而已。

  報道稱,但是無限分裂的理論並不能讓多數科學家信服。那麼如何解決時間悖論呢?答案很簡單:時間旅行者不能改變過去,因為過去就是現在的一部分。你可以回到過去去看看,但是無論你怎麼努力,該發生的還是一樣會發生,就像無論你看多少次《卡薩布蘭卡》,最終英格麗·褒曼都會登上飛機一樣。這個解釋最讓人感覺不快的地方是,人類面對歷史長河的無能為力感,但這只是表像,正如哲學家戴維·K.劉易斯所指出的那樣,我們不能做顯然不可能的事情:西瓜再大,也不可能大過宇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