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拍賣槌下,喜憂參半

  • 發佈時間:2015-08-14 05:07:0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潘天壽在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鷹石山花圖》在嘉德2015春拍“大觀之夜”中拍出2.79億元,創潘天壽個人作品拍賣新紀錄,同時也是截至目前本季拍賣價格最高的拍品。

  “今年春拍嘉德兩件億元作品的成交,再次印證藝術市場珍稀優質資源恒久高價的定律。但是也應看到,整體成交率下降,市場並沒有走出困境。我們依然要等待經濟增長為藝術市場注入活力。”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對記者説。

  1997年《拍賣法》實施以來,拍賣業特別是文物和藝術品拍賣業蓬勃發展,但近年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也影響到了拍賣業。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與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聯合發佈的《2014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及2015年展望》顯示,2014年全國拍賣成交額累計5556.4億元,同比下降20.6%。

  同時,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在市場規模和行情保持穩定的同時,市場持續發生結構性調整,顯現諸多亮點和突破。

  市場規模保持穩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共舉辦911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平均成交率為50.61%,成交額達350.95億元。截至2014年5月15日,2013年成交拍品款共完成結算198.73億元,結算率56.63%。

  市場結構持續優化。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在去年,品類熱點多元化、價位結構平衡化、購買需求合理化的趨勢愈加明顯。2012年以來,拍品價檔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拍品均價明顯下調、投資性高價拍品數量銳減,大眾化藝術消費品逐漸增多。去年中國嘉德、西泠拍賣等十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單件成交均價37.39萬元/件(套),較2013年下降1.03萬元/件(套);成交超過100萬元的拍品數量僅佔總件數的6.52%,較2013年下調1.41個百分點。

  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度,全國具有文物拍賣資質企業396家,註冊資本金47.48億元,從業人員達6545人。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文物藝術品收藏投資熱潮的興起,文物和藝術品拍賣市場正面臨著從高速度和大規模進一步向規範化、專業化和國際化轉變。為此,儘快解決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誠信缺失問題尤為重要。

  從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來看,誠信問題涉及多方市場主體,包括競買人、買受人、拍賣人、委託人、鑒定人等。其中,競買人、買受人的誠信問題,突出的是拖欠貨款。拍賣人的誠信問題主要包括虛假註冊、假圖錄、假標價、假成交額、假拍拍假。委託人的誠信問題,包括制假托假、惡俗炒作等。同時,部分拍賣行與鑒定人及專家聯手進行虛假拍賣。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拖欠貨款已嚴重阻礙當前文物藝術品拍賣業的正常發展。”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樹英錶示,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術品拍賣專業委員會和業界正在醞釀設立“黑名單”制度。

  此外,由於現行《拍賣法》自1997年開始實施,當時並沒有考慮到網路拍賣發展。目前,已有電子商務企業、網路公司,甚至政府機構以“網路拍賣”或“線上競價”等名義開展拍賣業務,各種線上競價、網路拍賣平臺大量涌現,這些非拍賣企業舉辦的網路拍賣活動極易誤導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後維權困難。

  國際拍賣市場互動與融合將是大勢所趨,而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在國際間的政策環境差異,需要有關政府部門根據行業發展新問題和新形勢,補充完善相關法律政策,促進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在國際競爭中有更好表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