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個市場 一個標準

  • 發佈時間:2015-08-14 05:06: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單保江

  閱讀提示

  山東省安丘市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2006年前後,由於歐美、日本等大幅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大量蔬菜因藥殘超標賣不出去,成千上萬的菜農賠得一塌糊塗。經過幾年的蛻變,如今安丘蔬菜産品的品質有了巨大改觀:去年,在國內高端市場銷售80多萬噸;今年上半年,全市農産品出口創匯超過1.6億美元,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和歐美市場。巨變從何而來?近日,記者走進安丘,探究變化背後的秘訣。

  挫折之後謀轉型

  8月6日,記者走進山東省安丘市淩河鎮大姜生産基地。眼下正是生薑生長最快的時候。小儒林村菜農張福剛告訴記者,今年大姜收穫後,他原想參加市裏的姜王比賽,不過眼下看來還差得遠。“去年露天組姜王的畝産紀錄是20829斤。”

  安丘市是我國重要的蔬菜出口基地。市農業局局長王忠學介紹,全市年出口蔬菜150萬噸,創匯約2.5億美元。年每人平均出口蔬菜1.5噸多,每人平均創匯折合人民幣1578.9元。去年國內高端市場銷售80多萬噸,今年上半年全市農産品出口創匯超過1.6億美元。出口最多的是日本和歐美市場。

  “出口連續增長的原因是什麼?”記者問。張福剛不假思索地説:“靠的是品質。”

  蔬菜品質,給張福剛刻下了太深的記憶。2006年前後,歐美、日本等大幅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大量蔬菜藥殘超標。蔬菜賣出去才是錢,賣不出去不如草,成千上萬的菜農賠得一塌糊塗。安丘市蔬菜出口這根經濟支柱,幾乎被折斷。

  下定最大決心,安丘從2007年開始用鐵腕標準抓農産品品質安全,全力把出口蔬菜這根支柱再扶起來。2011年,全市進一步實行“兩個市場,一個標準”,讓內銷蔬菜指標也要達到國際標準。近年來,據國家權威部門公佈的結果,安丘市農産品抽檢合格率已連續多年保持100%的紀錄。日本兼松株式會社採購顧問花岡肇來安丘考察後説:“我們對安丘蔬菜的安全品質非常放心、滿意。”

  安丘市先後被評為全國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典型示範區、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優秀示範市。他們的經驗,被國家質檢總局和山東省政府總結為“安丘模式”,在全國和全省推廣。

  高標準組織生産

  進入安丘市魯豐集團食品加工車間參觀,把記者“折騰”得夠嗆。經批准後,工作人員指導記者進入程式:梳頭、清理毛髮——戴口罩、頭套——穿防塵工服——進消毒室,在不同的消毒液內洗3次手——穿水靴,蹚過消毒池——進除塵間,“環繞立體風”吹拂。

  終於可以進入車間了。車間內,每立方米的細菌檢測,精確到個位數。隔著玻璃,記者看到,工人在柔和的燈光下操作,給人以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感覺。“這是加工出口産品嗎?”防護服裏傳出回答:“是內銷産品。我們內銷外銷都是一個標準。”

  在魯豐集團總經理辦公室,總經理劉海燕正忙著調度向北京、青島發貨。他説:“這些蔬菜,和發往日本的菜是一個標準。我們的品質,內外同一把尺子,決不看人下菜碟、內外分兩檔。”劉海燕説,不光是魯豐集團一家,從2011年底開始,安丘市內銷蔬菜、出口蔬菜都按同樣的標準生産,也就是説,一個標準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安丘市農産品品質安全管理辦公室主任李建芳告訴記者,抓農産品品質安全,首先要實現生産的規模化、標準化。分散生産,肯定達不到工業化的安全標準。這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也是農業生産方式的重大轉型。

  濰坊鑫盛食品有限公司員工趙英才和記者談起這一艱難轉型。老趙的標準化管理經驗,遠近出名。這位65歲的菜農,管理著石堆鎮139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他説,過去幾十年的老做法都不管用了,現在種加銷等實行“六統一”,嚴格按照程式和國際標準澆水施肥,産品生長時間和大小,都有規定,跟工廠流水線的標準化一模一樣。“俺們這些老頭子,不再是農民,都成了種菜工人了。”

  規模化標準化,讓蔬菜生産越來越現代化。在老趙的基地裏,記者看到,大棚滴灌高效節水灌溉、農産品品質安全速測、測土配方施肥檢測等裝備一應俱全,殺蟲燈等生物防治措施隨處可見。

  基地裏,每個地塊和品種都有生産日誌。記錄簿上,作物種、管、收的各個階段,用藥、施肥的數量、時間、産品購進渠道等,都有記錄,保證對每個環節發生的問題都能進行追溯,對品質問題都能立即啟動糾偏機制,同時為産品預警、追溯、召回提供依據。

  目前,安丘市共流轉土地42.8萬畝,建成了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和姜蔥蒜出口基地各40萬畝,還有10萬畝國家地理標誌産品花生生産基地,以及草莓、桑蠶等基地。安丘市農經局副局長賀承濤説,規模化和標準化,打牢了品質安全基礎。現在市裏制訂了生薑、大蒜、草莓等33個農産品生産技術操作規程和200多個生産標準,參與制訂了《初級農産品品質安全區域化管理體系要求》國家標準。這些與國際接軌的標準,讓“安丘標準”變成了“國際標準”。由此,安丘市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同時,市裏還建立了全國首個農業綜合標準化研究所。

  “近年來,我們內銷、出口一個標準,讓農産品都符合國際標準,形成了安丘蔬菜的高端品牌效應。”剛剛榮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的安丘市委書記劉興明告訴記者,食品安全的最終裁判是市場、是消費者。作為生産方,多年來我們只幹不説、多幹少説。我們下定長期奮戰的最大決心,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一定要把安丘建設成為讓世界信得過的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區域。

  源頭治理農藥殘留

  “像甘藍地裏的菜青蟲、夜蛾、小菜蛾,就用生物農藥‘菜喜殺蟲劑’治,這種藥過了3天的農藥間隔期,就可順利出口。”山東魯豐集團技術員張新鳳説,“我們公司用藥嚴格按國際標準兼顧國內外兩個市場,像甘藍長蚜蟲,‘樂果’農藥日本肯定列表不檢測,但國內禁用,我們堅決不用;啶蟲脒國內允許用、出口日本易檢出藥殘,我們也不用。”

  藥殘,是農産品品質安全的攔路虎。安丘市以抓鐵有痕的決心,管住“農藥瓶子”,保證農業化學品使用後不會在産品中留下超標的藥殘。

  市裏請專家按國內外最嚴格的標準,幫助規劃了一個“市場準入安全圈”,圈裏包括411個生産企業的3309個農獸用藥,圈外的藥物一律不準進入安丘銷售使用。全市35處農獸藥批發企業和973處鎮村銷售店全部實行連鎖直營,封閉式管理,農獸藥來源、去向、品質都可追溯,用戶一律實名購買。

  記者走進安丘邦源農資石堆連鎖店,看到各種農藥化肥碼放得整整齊齊。附近金冢子鎮七戈莊村的馬鳳高來買農藥,他與店主南韓良是熟人,但還是一絲不茍地登記: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購買時間、品種等。

  翻看老韓的銷售賬本,除了購買人的資訊外,所賣藥品的“身世”,從進貨、開方到發貨,還有農資生産廠家、批號、本店進貨時間等,都一清二楚。

  馬鳳高説,這個辦法很麻煩,但很管用。有了這個專營渠道,高殘留農藥就進不來,按標準用藥就不會藥殘超標。過去,一家蔬菜品質鬧出麻煩,十里八鄉都跟著倒楣。就是因為管得不狠,還有賺頭。現在情況好了,源頭上關死閘門,治住藥殘,吃菜的、種菜的都放心,都受益,再也不怕有人胡來、連累大多數人了。

  安丘市市長桑福嶺告訴記者,管住“農藥瓶子”,是農産品品質安全的關鍵環節,但不是全部。品質管理鏈條很長,環節很多,每一步都必須管理到位。安丘市對六大農産品都相應制定了目前國際上最嚴格的檢測標準,步步把關,一滴水也不能漏。

  在安丘市農業綜合標準化管理和檢測中心,記者看到這裡的産品都印有二維碼。隨手拿過一棵大蔥用手機一掃,其産地、産戶、用肥、用藥等資訊一目了然。該中心負責人閆世良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有關部門抽檢了49967份樣本,基本實現全覆蓋。”

  安丘市還設立了600多個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控點,設立了線上監控中心,對農産品生産全程進行無縫隙實時監控。在安丘市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記者看到,他們利用電子商務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對農資買賣、藥物使用和田間管理等進行實時管控。

  品牌戰略促品質保證

  高品質農産品生産,意味著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安丘市農業局蔬菜站站長張中華説:“以前治理農作物上的姜螟等害蟲,多用樂果、菊酯等農藥,現在改用微生物源殺蟲劑蘇雲金桿菌,成本提高了。此外,種植、加工、檢測等各個環節都投入加大,必然侵蝕利潤。”

  張中華認為,優質優價才能讓消費者和生産者雙贏,讓食品安全可持續。品牌戰略是實現食品品質安全良性迴圈的必由之路。

  記者在魯豐集團採訪了解到,魯豐集團是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資産達10億元,主要生産禽肉製品、冷凍果蔬等系列産品600多個品種、規格,年加工能力50萬噸。産品主要銷往日本、美國及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過去我們出口食品,都是貼別人的標簽。如今,無論出口還是內銷,我們都用自己‘魯豐’的牌子。”劉海燕説,企業在食品品質安全上已經打下牢固的基礎,我們完全有信心打出自己的品牌,讓品質安全與品牌建設相得益彰、良性迴圈。由此,企業效益大幅度提高。去年,安丘市表彰納稅百強企業,魯豐集團名列全市第11位,與許多製造業強手站到了一起。

  安丘三通食品公司,為保證食品品質安全,實行從田間到餐桌的“一元化農作物管理模式”。所謂“一元化”,就是生産中所使用的肥料、農藥和種苗等,全部由集團內部企業生産和提供,確保每個環節品質安全可靠,由此打出了企業的品牌。在日本市場,三通食品公司銷售的産品價格一般高出市場均價10%左右。

  安丘以其高品質的産品,成為山東省第一個供港蔬菜備案基地。在香港市場,安丘蔬菜均價高出平均市價20%左右。

  安丘源清田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向日本出口近萬噸鮮大蒜和生薑,其市場份額約佔日本市場三分之一左右。公司副總經理王秀珍説:“我們的産品能直接進入標準苛刻的日本超市,源自消費者對安丘農産品品質安全品牌的整體認可。”

  抓食品品質安全,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安丘市仍然在一步不松地往前跑。目前,他們已註冊優質農産品商標68個,安丘大姜、柘山花生、安丘大蔥等8個産品獲地理標誌産品認定,269個産品獲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産品認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