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地震預警資訊發佈應遵從法律

  • 發佈時間:2015-08-13 02:31: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11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發出了一條地震預警資訊,預警了一場並未發生的地震。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網志認定其為“誤報”;而高新所表示,這是“演習”。

  “鋻於誤報地震極易引起社會恐慌,震長認為地震預警資訊應該由國家統一發佈,不能由企業或者個人發佈,大家覺得呢?”地震臺網的這條微網志,也引來一些網友的“吐槽”:地震局為什麼不做地震預警,反而讓民企“扛大旗”?

  “國家隊”在地震預警方面做了些啥,誰能夠發佈地震預警資訊?中國地震局專家接受了科技日報記者的採訪。

   民企扛起地震預警大旗?其實國家隊也在研究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儀器記錄到從震源發射出的縱波(P波)後,快速自動計算地震參數,在橫波(S波)到達之前發出地震資訊。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是一場與“S波”的賽跑。它的目的是告訴那些尚未被地震波及的地區:地震已經來了!

  “地震預警的核心技術是如何快速可靠地判定地震、確定地震位置、大小並估計其影響範圍。”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山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一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中國地震局在“十一五”期間便開展了關於地震預警的前期探索,也在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支援下全面推進了地震預警系統研究與示範應用。“2013年6月這一項目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驗收,這是唯一通過國家級驗收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

  地震預警系統,其實已經開始佈局。2014年首都圈和蘭州地區地震預警示範系統完成軟體部署,進入試運作。唐山地區建成由150套簡易烈度計組成的地震烈度速報試驗網,廣東珠江三角洲地震預警臺網項目完成主體建設任務。

  更讓網友關注的,是8月11日“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發出一條微網志,表示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已經獲得國務院批復。

  據李山有介紹,這一項目擬利用5年時間建成由5000多個強震、測震臺站以及1萬個左右烈度觀測點組成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觀測系統,建設可靠的數據處理和緊急地震資訊發佈系統,實現全國範圍地震烈度速報和覆蓋南北地震帶、華北、東南沿海、新疆西北部等地區的地震預警,同時顯著提高我國的地震監測能力。

   誰能發資訊?還是按照法律來

  “目前我國有企業開展了社會地震預警系統的研發,並在部分地區進行了示範應用。”面對這一現狀,李山有指出,社會地震預警系統是國家地震預警系統的重要補充和延伸,不過如果事關地震預警資訊的發佈,則必須慎重,要“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框架之內進行”。

  現有的法律法規是什麼呢?還沒有法律專門為地震預警資訊發佈主體作出規定,但在“公共地震資訊發佈”這一國家標準中,規定“向社會公眾發佈的國內公共地震資訊應來源於地震和相關主管部門公佈的地震資訊”。

  還有其他相關法律,也可以作為參考。《突發事件應對法》第43條指出,可以預警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式,發佈相應級別的警報。

  李山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中國地震局已經于2010年著手《防震減災法》修訂研究,開始了預警相關法律法規的預研究工作。

  2014年7月,在《關於加強地震預警管理的通知》中,國家地震局提出,地震預警發佈級別應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預警資訊應由縣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提供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權發佈。“任何組織與個人不得以‘試驗’‘演練’等名義自行發佈和提供地震預警資訊服務。對於任何未獲得政府授權擅自發佈預警資訊的行為,一旦引發社會恐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按照國家有關法律,預警資訊發佈方須承擔相關經濟和法律責任”。

   錯報怎麼辦?若非人為原因不追責

  那麼,如果發佈的預警資訊有誤,需要承擔責任嗎?

  其實,即使是在地震預警系統已經相當發達的日本,也難保次次無誤。

  地震預警最關鍵技術,是快速判斷地震,根據P波到來後前3秒的資訊,判定是否發生了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地震預警的第1報震級僅僅為5.7級,與實際震級芮氏9.0級有較大差距。

  不過,日本氣象廳發佈地震預警系統投入使用時就明確指出,由於地震預警技術本身和地震臺站環境的問題,包括其他震動的干擾、雷電干擾、儀器設備故障及地震判定技術的複雜,地震預警可能出現漏、誤、錯報的情況。“我們不能對地震預警求全責備。”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張晁軍等人在其論文中這樣寫道。但是,這也意味著地震預警系統應具備警報的快速確認和解除功能。如果報錯了,快速更正,減小損失。

  但錯誤警報已經發出,有沒有相應的處罰機制?中國地震應急指揮系統首席專家聶高眾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在日本,按法律程式實施地震預警,如果出錯,也是免責的。(科技日報北京8月12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