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訪服務全球華人的“冥界産業” 基地

  • 發佈時間:2015-08-12 08:30:5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悠翔

  “産品一定要做高檔的,都想給親人燒最好的。所以,摩托車比單車好賣,汽車比摩托車好賣,瑪莎拉蒂比普通汽車好賣”。在空客A380進入中國的兩年前,王沛松已經按照想像造出“冥都航空380”,成為2007年的爆款。

  在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建陽街道的一棟四層工廠裏,王沛松身旁16台監視器的畫面裏,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生産。工人們生産紙活。紙活是用硬紙板仿製的各類生活用品,供人們在祭祀活動中燒化。每年農曆七月的旺季,紙活源源不斷地運往碼頭,並被發往港臺、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北美。

  不要騙“鬼”

  紙錢産生於魏晉時期,比陽間使用的紙幣——北宋的“交子”——早了800年左右。與此同時,出現了紙活的原型——明器,即用紙或陶泥做成的人偶車馬,代替真人真馬入土殉葬。此後,紙錢和紙活的使用方法逐漸豐富。最普遍的是焚燒。

  潮汕地區生産的冥紙有三類:金紙、紙活和冥幣。在前兩類,潮汕都是行業龍頭。2000年左右,陳伯從海外引進全套機器,一天的産量頂得上過去一個月。陳伯看不上快捷的機器生産,覺得每個環節都很“假”。

  如今,陳伯保留了一條小生産線做手工金紙,生産出來的“真貨”供自家和少數客戶使用。與陳伯不同,王沛松做紙活,追求的就是以“假”亂真。王沛松22年前入行。當時的紙活産品主要是紙折的衣服,“老土的燙金樣式,一點立體感也沒有”。王沛松主動改良,選用硬襯的紙張,以便做出挺立的領口;買來印布的花紙,把時裝的圖案轉印到紙上;他還批發真正的紐扣、亮片、鑲邊,做出來的衣服乍一看難辨真偽。

  新式紙衣熱賣後,王沛松順勢開發一系列産品,他做的小汽車推一把可以溜出去老遠,電風扇的葉片可以轉動,所有的電器都有插頭,還配上出國使用的電流轉換器。

  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金紙款式。廣東和福建使用的統稱“南金”,包括粵語區使用的廣府金、潮汕地區使用的潮州金,以及福建使用的福建金;廣東以北地區使用的統稱“北金”,由於晚清時在上海集散,又稱“上海金”。

  福建金上的傳統神像是“福祿壽”三仙,曾經是通行且唯一的敬神款式。自2010年以來,馬來西亞神紙産品個性化,當地華人開發出觀音、關帝、媽祖、伯公等二十幾款“細分”神像。還有人要求在金紙上印熱帶水果。“鳳梨在當地諧音‘旺來’,於是我把金紙上的神像換成大鳳梨,叫‘旺來金’。”陳伯説。

  紙活市場銷路更廣

  與陳伯的金紙相比,王沛松的紙活市場規模更大,還銷往澳大利亞和北美。他的産品從不按區域分類:“因為我做的都是國際品牌。”2015年,王沛松主做瑪莎拉蒂和保時捷城市越野車,他心目中的全球熱門車型。

  2008年,勞力士和路易·威登的代理律師在香港看到王沛松的産品,分別給他寄了律師函。“我這是幫你們宣傳呢!如果燒東西犯法,我還做假人,燒了難道算殺人?”王沛松不理解,但還是切碎銷毀了相關庫存。

  學習了版權知識,王沛松註冊了自己的服飾品牌,生産紙衣。同時,他也開始總結産品倣真的界限,比如信用卡、護照,做得太像容易惹麻煩。王沛松發揮想像,用閻王的肖像代替國徽等標誌。一些日常消費品則儘量逼真,在商標上打擦邊球:iPhone拼成iPhonie,SKII寫成SKIII,然後印上“冥都”“冥府”字眼。

  經營22年,他摸索出了一些規律。款式更新很重要。“一定要做高檔的,都想給親人燒最好的。所以摩托車比單車好賣,汽車比摩托車好賣,瑪莎拉蒂比普通汽車好賣。”在空客A380進入中國的兩年前,他已經按照想像造出“冥都航空380”,成為2007年的爆款。

  王沛松也製造“傭人”,清一色古典的唐裝打扮,“不能太時髦了”,王沛松説,購買傭人的大部分是老太太,她們不想丈夫被勾引。

  在汕頭市澄海區,兩家最大的冥幣生産商都拒絕接受採訪。冥幣是倣照真鈔印製的冥紙産品,大約從晚清法定鈔票普及時開始盛行。“這行很敏感。”一位行內人介紹。當地行業老大印冥幣用的海德堡印刷機價值數百萬元一台,與真正的印鈔機“同款”。

  每年做上億元的買賣

  中國傳統有四大悼亡節:寒食、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寒衣(十月初一)。除寒食節外,其他3個節都可以燒紙,各有側重。敬神的時節更多。

  在汕頭市,除了在上述時節祭祖敬神,還要祭拜地方特色的天公誕(正月初九)、“上燈”(正月十二)、過橋(六月初六)、米缸糧倉(十月十四)、灶神(臘月廿四),以及其他神誕。算起來,一年中祭拜天數近70天。再加上親人的生辰忌日,一年中平均每隔兩天就要祭拜一次。

  農曆六月初六,是汕頭市澄海區的傳統祭祀節日。土生土長的王秋生對此並不陌生,然而2015年是他第一次在六月初六站上佛堂中央,祭拜父親。王秋生15歲起就旅居海外,2012年回國,在上海代理法國某奢侈品,業餘時間投資古董。2014年6月,王秋生的父親去世,作為長子,他繼承了父親遺留的公司,主要經營的産品就是冥紙。

  一時間,父親的各路生意夥伴向他湧來。這些私企老闆大多50歲左右,在冥紙行業發家。許多企業雖然不到20人,做的卻是每年上億元的買賣。

  王秋生最初有些抵觸,因為這些人“賺到錢只會買名車、名錶,有的年年自駕去西藏就以為很高端”。但為了家業,他無法抗拒。

  這天,在金蓮寺舉行了祭拜儀式之後,各家老幼抬著成麻袋的紙錢,在寺廟後院整齊碼了一屋子。眾人在涼棚下吃素齋,住持悄然引燃了後院的紙墻。等王秋生吃完齋飯,紙墻也燒成了高高的灰堆,他自言自語:“哎呀,沒看到。”(據《南方週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