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有種乎澤濤打破白種人壟斷

  • 發佈時間:2015-08-12 08:30:5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特約記者 程喆

  繼2014年亞運會後,寧澤濤再一次刷屏,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長得帥。第一次參加世界游泳錦標賽的他,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賽中獲得冠軍。寧澤濤實現了黃種人的突破,足以證明天生的劣勢可以被扭轉。更何況在游泳這種“燒錢”的項目中,金牌榜實際上就是經濟實力榜。

  泳池中的人種歧視

  寧澤濤第一次參加世錦賽。就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賽中獲得冠軍後,他説:“我是黃種人。”

  這是一種自豪,也是一種宣泄,因為作為黃種人的寧澤濤若想獲得世界冠軍的頭銜,要比歐美選手付出更多的努力。

  從奧運會冠軍來看,三大人種有各自的優勢:白種人在絕對力量方面佔據著霸主地位, 黑種人在跑、跳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而黃種人在靈巧、技能等方面則有著特殊的天賦。所以,我國經常在體操、跳水等項目上具有優勢。

  在體育界,衡量運動員身材勻稱度的克托萊指數是一個重要標準。 克托萊指數的公式為體重(kg)÷身高(cm)×1000,它反映的是運動員體重與身高的關係。

  目前,克托萊指數已經成為各國教練員科學選擇游泳運動員的重要指標之一。有研究者對世界優秀男子游泳運動員的克托萊指數進行過統計,得出平均值為434.58。美洲和大洋洲的運動員指數最高,平均值在460以上;歐洲運動員居中,在445左右;亞洲和非洲優秀男子運動員的克萊托指數分別為412.38和416.62。

  在不同距離的比賽項目中,短距離項目比中長距離對於運動員的力量、爆發力的要求最高。顯然,黃種人在力量、爆發力方面遠遠落後於其他兩大人種,這也就是亞洲人在100米自由泳比賽中很難取得優異成績的原因。

  此外,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研究顯示:黑人運動員的骨骼比白人運動員的骨骼約重5%~10%,而脂肪含量比白人運動員少5%~15%。這個數據放在以0.1秒甚至0.01秒決定金牌歸屬的游泳比賽中,可能是致命的。

  成本高不利於開展

  游泳不僅關於人種,經濟發展情況、社會地位等也決定了某個國家和人種能否在游泳比賽上取得好成績。

  和田徑、籃球、足球相比,游泳屬於成本較高的運動。以國內為例,建造游泳館僅設備一項造價約200萬元,比如池水凈化設備90萬元一套。後期的維護費用也相當昂貴,游泳館屬特殊行業類型,每噸水要11元多,每年稅費和電費就要幾百萬元。如果還需要採暖,那麼造價就會更高。

  在對奧運會獎牌統計分析中可以看到,獎牌得主所在國每人平均GDP最高的運動項目游泳排在了第三名,達36329美元,僅次於馬術(39834美元)和“鐵人”三項(38354美元)。在非洲,顯然練習游泳的性價比太低,尤其是與跑步項目相比。

  相比這些“燒錢”的項目,乒乓球、羽毛球項目的投入相對較少,這也就解釋了我國在這類項目上成績斐然,後備軍實力雄厚,而在高爾夫球、馬術、滑雪等項目上還處於劣勢的原因。

  所以,從經濟實力的角度來解釋,游泳項目一直是由歐洲和美洲國家佔據著絕對優勢。

  重視下終會出成績

  寧澤濤在奪冠後,還説了一句話:“我是中國人。”中國在近幾屆奧運會比賽上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從葉詩文、劉子歌、張琳、孫楊到寧澤濤。在公認的受人種影響較大的田徑、游泳兩大項目中,中國人在游泳項目中取得的成績遠遠大於在田徑賽場上的成就。

  泳壇名將的表現讓世界驚嘆,而他們的背後則是中國游泳軍團的崛起。現在的游泳隊,實施的是“大國家隊”的政策。游泳中心副主任尚修堂這樣解釋“大國家隊”,“就是要集中最好的人才到國家隊,徹底打破省市界限,把最好的運動員交到最合適的教練員手中”。

  同時,早在2007年,劉子歌和張琳就開了海外訓練的先河。現在,國家隊每年都要到澳大利亞冬訓。孫楊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們多次赴海外訓練和接受著名外教指導的經歷有關。

  隨著中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中游泳池數量明顯增加了,有了游泳場所,學習游泳的人會越來越多。教練總是強調隊伍的“厚度”,就是因為現在除了男子百米自由泳冠軍寧澤濤外,爭金點都過於集中在孫楊身上。與另一個亞洲游泳強國日本相比,中國的後備力量還是遠遠不夠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