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

  • 發佈時間:2015-08-12 08:30:40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孟進 錢擘 通訊員 鄒冰 劉景

  近日,上海東方航空設備製造公司向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一座機場出口了一輛特殊的殘疾人客梯車。這輛客梯車的升降區間達1.2米~5.8米,比起其他同類産品的適應範圍要大得多,可以面向從直升機到大型客機的諸多機型,為殘疾人提供登機、接機服務。這是一度陷入低谷的上海東方航空設備製造公司,用“智造”實現再出發的新成果之一。

  産品創新 實現低谷突圍

  東航設備公司是東航實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前身是中國民用航空102廠,在計劃經濟時代有過輝煌的歷史。這家創始於1960年的老牌企業,曾經是民航唯一地面設備製造公司,生産的多型民航特種車輛、地面服務設施,都在民航發展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市場經濟大潮來臨,越來越多的國際巨頭、民營新銳紛紛瞄準民航地面設備市場,這家老企業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日漸衰落,到2005年,企業已經連續虧損10年,即將資不抵債。面對困境,企業痛下決心“瘦身”,將原來500多人和17個管理科室精簡為75人。

  企業成本可以通過“瘦身”來降低,但這僅是治標之策。是滿足於此、只為了維持而運作,還是重新打開市場局面?東航設備公司的管理團隊堅定地選擇了後者。

  決心易下,找到突圍之路卻不易。企業之所以陷入困境,一大原因在於,民航運營的機隊主要是波音、空客兩大系列,地面設備也大多圍繞其購買,很容易陷入産品同質化、不得不進行低利潤價格戰的怪圈。如果不能創新開發出差異化産品,市場局面便無法打開。

  一個偶然的機會,東航設備公司得知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座機場正在採購特種車輛。由於西伯利亞冬季酷寒,機場要求車輛能在零下40攝氏度啟動。面對這樣嚴苛的耐低溫標準,企業沒有現成的産品可以提供,必須重新開發。他們經過分析發現,俄羅斯很多機場的設施長期沒有更換,較為陳舊,市場相當可觀。東航設備公司決心一試。

  他們迅速成立了攻關小組,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解決了水箱加熱、管道加熱等諸多難題,最終為用戶量身打造出了合格産品,交付後運作情況良好,也給東航設備公司在俄羅斯市場贏得了良好口碑。

  果然不出所料,創新研發適合當地的産品,打開市場入口之後,俄羅斯的訂單紛至遝來。伏爾加格勒、布拉戈維申斯克、南薩哈林……東航設備公司的産品已經在俄羅斯的30多座機場投入使用,提出購買需求或邀請其參與設備投標的俄羅斯機場多達上百家。

  與此同時,依託技術優勢、瞄準用戶需求,越來越多的新産品也正出現在東航設備公司的産品清單上。空客A380投入航線運營後,針對其較高的上層機艙傳統設備無法送達的餐食艙口位置,東航設備公司在國內首家研製了空客A380送餐車並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投入使用;為了進軍國外市場,適應範圍極大的殘疾人客梯車成功研發,受到客戶歡迎。

  轉2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