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技術根底讓創新在底層自然生長

  • 發佈時間:2015-08-11 13:29:28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馬紹棟

  兩個職校學生傳奇的經歷,背後有相似的邏輯:紮實過硬的技術積累,多年一線的維修經驗以及個人勤奮鑽研。在其中技術根底顯然是讓這些民間智慧茁壯生長的根基。

  長期以來,創新的主體被想當然地認為集中于高校、科研院所等“高大上”的機構,推動創新的主體也是帶有教授、博導、海歸等光環的精英人群。但事實卻是,像尹左利、周升國這種一線工人創新的例子越來越多,尤其在一些製造企業,一線技術工人正成為企業創新的主力軍。

  根據全國總工會發佈的數據,早在2013年,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中,第一完成人為一線工人的有39項,獲獎35項,獲獎率高達89%。尤其在一二等獎中,超過一半成果來自一線工人;一、二、三等獲獎項目中,超過七成由一線勞模領銜完成。一線工人在生産線上長期操作,對現有設備、工藝的不足之處有深刻體察,腦子裏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鑽研起某個領域來,經常會有獨到之處。

  當然,要獲得紮實的技術功底還要靠發達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據人力資源研究專家推測,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階段邁入普及的大眾化階段,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已開始大於白領崗位的總需求人數,而未來1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將有40%左右需要進入藍領崗位就業。而相比接受過完整技術培訓的職校學生,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顯然更難以適應需要技術專長的藍領工作崗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