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人支教 眾人築夢

  • 發佈時間:2015-08-11 05:45: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3月的一天,一位女職員推開了中建二局三公司直營業務部黨委書記閔學軍辦公室的門,她名叫李瑩。

  “書記,我想辭職去雲南彝良縣雙河村支教。”

  閔學軍有些意外,經過詳談,他拍板作出了同樣令李瑩意外的決定。“支教是件有意義的事,但不是你一個人的事。”閔學軍説,“放心去,崗位給你留著!”

  這次談話,開啟了李瑩支教的旅途,也開啟了中建二局三公司青年員工接力支教的“築夢計劃”。

  為何選擇辭職支教?“就是想去,一定要去。”李瑩的回答很簡單,但去往雙河村的路途就給了她個下馬威——“坐著摩托顛了一個多小時,才從鄉里到了村裏。下車時,兩條腿都抖得走不了路。”

  雙河村小學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真破”。小學依山而建,只有一棟破舊的教學樓,沒有一扇窗戶有完整的玻璃。全校共有280個學生,老師卻只有9人。“這才是需要我的地方。”李瑩説。

  李瑩負責的五年級班有30個學生,僅有的語文和數學兩門課要她一肩挑。除了做好主課教學,她還開闢了美術課、體育課……不會的就上網現學,教學工具不足就因陋就簡……她不斷豐富著孩子們的學習生活。

  李瑩還十分關注每個學生的生活狀態。教學之餘,她進行了600多公里山路的“手電筒式”和“爬山式”家訪。“學生大都是附近山裏的孩子,許多人家庭貧困,還有一半左右是留守兒童。”李瑩説。

  説起自己的支教生活,李瑩時而眼含淚花,時而嚴肅理性。看到獨立支撐家庭、照顧老人的孩子會心痛,面對大山裏難以改變的貧困現狀會感到無力,而為了改變當地教育資源短缺,李瑩更是不遺餘力。

  再小的一粒石子,投入水中也會泛起一圈漣漪。從李瑩站上雙河村小學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領導、同事、朋友的目光就一直跟隨著她。

  “上美術課,雖然只有3個孩子有彩筆,但鉛筆和圓珠筆也能畫出美好的圖畫。”

  “學校硬體太差,想幫學校募集兩台投影儀,可以給小朋友上課使用。”……

  李瑩將支教生活用微信日記的形式傳播出去。300余張支教照片、200余篇微信日記將山裏孩子的真實生活傳到山外。相應的,一聲聲溫暖問候、一份份捐助包裹飛越千山萬水來到雙河村小學。

  在李瑩身後,還有中建二局三公司這個堅強後盾。李瑩支教不久,公司就專門組織人員前往雙河村小學,為孩子們捐贈了電腦、投影儀等物資。李瑩也發動社會力量,組織了1000余人次的大型捐款活動,為孩子們送去20余萬元物資;經過微信這一平臺,更多艱難求學的孩子得到了一對一的幫扶。

  很快,李瑩的支教生活結束了,但雙河村小學又將迎來新的支教老師。

  “我已考過了英語專業8級,有信心彌補山區孩子們外語學習的空白。”“我代表的是和丈夫兩個人的心願,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孩子們。”……

  今年5月,三公司支教山區、愛心接力、助力未來的“築夢計劃”正式啟動。公司為支教行動提供“留職留薪”待遇,鼓勵青年人參與志願行動;數十名志願支教的一線員工上交了支教申請;第一批志願者將於9月開赴雲南雙河村,接力支教。

  “一個人的愛可能很微小,但如果能把這份愛傳播出去,那麼愛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李瑩説,“我們這個築夢團隊會一點一點、腳踏實地幫助更多人,發揮更大的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