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低速增長漸成 世界經濟常態

  • 發佈時間:2015-08-11 05:45: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入8月,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上半年增長數據陸續公佈之後,全球經濟緩慢增長的態勢愈加明顯:發達經濟體整體形勢雖然相對較好,但經濟復蘇乏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囿于改革滯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跌等影響,經濟增長出現趨緩甚至負增長。

  從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來看,整體增速相對較好但不穩定,甚至出現較大反覆。比如美國,由於惡劣氣候和美元走強及能源部門投資削減,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年化季率增長僅為0.6%,二季度有所好轉,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長2.3%,但從中也能看到將近兩個百分點的震蕩,這樣的情況在2014年同期也發生過。

  有分析指出,美國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療傷”階段,“去杠桿沒有完成”。因此,未來一個時期美國經濟增速不會很快,加上美國大選將至以及該國推行重振製造業的影響,美國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拉動作用也不會很強。再看歐元區,一季度增速0.4%,在近兩年中算是個不錯的開頭,但是上半年希臘債務危機的反覆,凸顯出“寅吃卯糧”式的解決方案無法根本解決歐債問題。從中長期看,歐元區面臨人口老齡化、福利虛高、體制僵化等問題,增長後勁不足。

  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來看,上半年的情況也不樂觀。比如巴西,經濟形勢持續惡化,該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1.6%。有分析指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自身內部結構問題突出,但前些年的高增長態勢掩蓋了一些問題,同時,在市場、技術、要素、産業上依附於發達國家的局面也沒有改變,如今外部環境變化干擾,且內生動力問題也未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未來經濟增長如何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全球尤其是發達國家金融系統的潛在風險、地緣政治經濟走勢、大範圍疫情與突發性自然災害等等因素,也都對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構成了威脅。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在內的多家機構今年先後下調了對世界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並非無的放矢。因此總的來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世界經濟保持中低速增長的態勢正逐漸成為常態。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關於經濟增速的討論中,有關中國經濟增速的是非一直不休,有些論調也不因中國做得更好而改變,可謂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只要能稍微客觀一點就能發現,中國今年上半年7%的增速,不管是在全球範圍,還是與主要經濟體比較,都是很不錯的增速。同時,與相當一部分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經濟保持7%左右中高速增長的能力和條件也完全具備。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實施,中國同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繫也將不斷增強,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作用將更加凸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