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速普遍緩慢 分化格局漸現

  • 發佈時間:2015-08-11 05:45: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日前,世界主要經濟體二季度經濟增長及相關數據陸續出爐。從已經公佈的數據看,上半年主要經濟體雖然都有不同程度的復蘇,但差距明顯,不均衡態勢也很突出。與此同時,各主要經濟體結構調整緩慢,改革進展不大,一些經濟部門的增長與整體進程不同步,甚至低於預期。展望下半年,各主要經濟體和世界經濟走勢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緩慢復蘇的態勢仍將持續

  美國:溫和增長難掩內生動力不足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高偉東

  由於惡劣氣候和美元走強及能源部門投資削減,美國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年化季率增長僅為0.6%,大大低於市場預期,給美國全年經濟增速蒙上了一層陰影,致使美聯儲6月份不得不把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區間由2.3%至2.7%大幅下調至1.8%至2.0%。進入二季度,美國經濟有所反彈,美國商務部7月3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美國二季度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長2.3%,不及經濟專家預測的增長2.5%。總體來看,美國上半年經濟溫和增長。

  就業市場的持續改善是上半年美國經濟最大亮點。美國就業穩固增長,失業率下降。美國勞工部7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22.3萬個,失業率從前月的5.5%降至5.3%。總體來説,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指標顯示,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的狀況自年初以來已有所改善。

  按照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美國今年上半年GDP平均年化增長1.5%,低於去年同期的1.9%。消費支出持續增長是美國上半年經濟溫和增長的主要動力。消費支出前兩季度的增速分別為2.1%和2.9%,是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方。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新增就業人數增加,薪水增幅也在擴大,能源價格下跌及非能源進口商品價格下降,促進了美國的消費支出增加。不過,數據顯示,美國6月份個人消費開支環比增長0.2%,低於前月的0.7%,為今年2月以來最低增幅,顯示美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有所減弱。

  住房市場和新房建築活動改善超出預期,增加了市場對美國經濟保持溫和增長的信心。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4月和5月份,美國建築商的新房開工數量創下近7年以來最高水準。與此同時,反映未來行業走勢的新房建築許可證發放量攀升至8年來高位,表明美國房地産行業已進入最繁忙的季節,暗示美國住房市場或持續強勁復蘇。美國住房市場和新房建築活動的改善或將部分抵消製造業的疲軟,為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構成有力支撐。

  展望下半年,美聯儲何時加息、加息幅度與路徑,是影響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美聯儲認為,美國勞動力市場雖然繼續改善,但低通脹令人擔憂,這意味著美聯儲官員對於加息仍然糾結,美聯儲9月加息前景尚不明朗。

  對於美國經濟下半年的走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鋻於工資增長、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寬鬆的金融條件、能源價格下跌及房地産市場改善等加快美國消費和投資增長的潛在驅動力沒有改變,IMF最新預測美國2015年經濟增長為2.5%,2016年將升至3%。

  歐盟:增速微弱凸顯債務痼疾

  本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嚴恒元

  自今年初以來,歐盟經濟基本上保持了復蘇勢頭。歐盟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和歐盟的國內生産總值環比均增長0.4%,同比分別增長1%和1.5%。預計歐盟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可望保持第一季度的增速,預示著歐盟經濟將會繼續處於持續復蘇態勢。

  歐盟今年第一季度經濟環比增幅創下近兩年來的最高水準,主要得益於歐元區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支援、國際油價持續走低和歐元貶值等利好因素的推動。此外,歐盟成員國多年以來實行的緊縮財政政策也有所放鬆,使得歐盟經濟復蘇得到了相應喘息機會。

  與此同時,國際油價下跌和歐元貶值推動了歐盟經濟復蘇。國際油價在今年一季度的跌幅接近30%。能源成本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和投資。歐盟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和私營部門投資增長成為推動歐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此外,歐元自今年初以來貶值近10%,目前基本穩定在1.1美元的水準。歐元貶值促進了歐元區的出口。

  歐盟經濟雖在短期內會繼續得到上述利好因素的推動,但成員國債務負擔過重、失業率居高不下、通貨緊縮陰影難消等不利因素仍會制約歐盟經濟增長。歐盟委員會負責歐元和社會對話的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最近表示,目前,許多成員國仍將面臨公私債務高企、生産力水準低迷、投資短缺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問題。歐盟經濟增長仍會受到以下不利因素的拖累。

  首先,歐盟多數成員國政府債務比例大大高於歐盟規定的60%安全比例,短期內很難達到歐盟規定的安全比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歐盟政府債務比例最高的3個成員國分別是希臘(168.8%)、義大利(135.1%)和葡萄牙(129.6%)。

  其次,歐盟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已成為制約歐盟經濟增長的一大障礙。今年6月份,歐元區和歐盟的失業率分別為11.1%和9.6%,青年失業率分別為20.7%和22.5%。如此龐大的失業大軍意味著消費者整體收入下降和消費意願下降,直接影響到歐盟市場的消費需求,最終導致工商企業信心受挫,不願投資,拖累經濟復蘇。

  第三,自今年初以來,通貨緊縮陰影持續籠罩歐元區上空,威脅著歐元區經濟復蘇進程。如果得不到有效抑制,最終可能導致歐元區總體需求不足和整體經濟低迷。

  第四,希臘債務危機增加了歐盟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由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成的“三駕馬車”目前雖已與希臘政府啟動第三輪希臘救助協議談判,但談判前景及結果難以預料,希臘債務危機仍有死灰複燃的可能,這必將影響到歐盟經濟發展。

  日本:復蘇形勢很不平衡

  本報駐東京記者 閆海防

  今年上半年日本經濟仍處於緩慢復蘇的階段,但復蘇形勢很不平衡。

  一方面,企業設備投資增加,企業投資慾望較高。據日本政策投資銀行最新統計,本年度企業投資計劃同比增長接近14%,這是近年少有的增長幅度。其中,製造業增幅高達24%,增勢明顯的是汽車、環保、手機和航空等行業。投資的方向是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産品和引進新設備。

  另一方面,日本的消費形勢依舊嚴峻,消費市場清冷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觀。據日本政府部門統計,6月份家庭消費支出同比下降2%。民間經濟部門預測,二季度個人消費將下降0.4%。此外,出口形勢也不樂觀。由於美國以外的主要經濟體處於調整狀態,加上希臘債務危機的影響,國際商品市場疲軟,使日本出口增長緩慢。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預測,上半年日本出口可能是負數。

  日本官方目前尚未公佈今年上半年GDP增長數據,但據17家權威經濟研究機構預測,二季度GDP將跌入負增長,降幅約為-1.9%。因此,上半年整體經濟增長幅度估計在0.2%左右。日本內閣府近日公佈,從近期景氣指數分析,目前日本經濟形勢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這比上一次預測略有退步,説明日本經濟復蘇形勢仍不明朗。

  上半年日本經濟運作中唯一的亮色,是外國遊客劇增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據日本有關機構統計,去年進入日本的旅遊者共計消費金額達8436億日元,其中中國大陸的遊客消費佔40%,如果加上台灣和香港地區,約佔60%以上。日本媒體驚嘆:“外國遊客成為日本經濟的救星”。以至於近期日本各地都在增建旅館、商店和旅遊設施,期待外國遊客的到訪和消費。

  儘管日本經濟復蘇遲緩,但還不至於滑向衰退。由於今夏酷暑高溫,降溫商品熱銷,使清冷的消費市場出現生機。有關專家估計,三季度個人消費將大幅回升,並將有力推動生産和投資。據此估計,下半年日本經濟將有所好轉,復蘇的步伐將加快。

  德國:未來經濟存不確定性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志遠

  儘管聯邦統計局上半年經濟數據尚未公佈,但經濟機構和專家們對上半年德國經濟運作情況表示樂觀。德國柏林經濟研究所預測,今年二季度德國國內生産總值將增長0.5%。而一季度統計局的數據為0.3%。由此可見,今年上半年德國經濟處於上升態勢。

  其主要原因一是個人消費強勁。由於歐洲央行的低息政策,銀行存款業務已無利可圖。加之就業市場的繁榮帶來薪資水準上漲。德國民眾消費意願十分強烈,主要表現在大宗商品購買和旅遊熱情高漲等方面。二是油價下跌。據統計,2014年夏季以來,原油價格跌幅近乎一半,這給企業和個人都帶來了重大利好。三是歐元貶值。歐元對美元的大幅貶值利於德國企業向非歐元區國家出口商品。今年上半年,德國外貿出口創下單月曆史最高紀錄。四是美國經濟復蘇。“德國製造”也是美國人信賴的品牌,今年上半年美國對德國高檔汽車和製造機械的需求大幅回升。五是就業繁榮。今年上半年,德國就業市場連創紀錄。4300萬就業人數是德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和發動機。

  專家認為,希臘危機、烏克蘭危機等政治危機阻礙了德國經濟的進一步擴張。長期來看,其暴露出來的歐元區和歐盟深層次危機給德國未來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此外,專家還提醒,因油價下跌、歐元貶值等因素帶來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掩蓋最低工資和63歲退休這種錯誤社會福利政策所帶來的負面作用。

  法國:量寬政策提振出口

  本報駐巴黎記者 陳博

  進入2015年後,法國經濟延續了此前的復蘇態勢。法國國家統計局評估認為,法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有望超過1%,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1%,創下了自2011年以來法國經濟增長的最快速度。上半年,在歐元區經濟形勢整體向好的大背景下,核心國法國的增長表現雖然不亮眼,但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少業內權威分析認為,如能延續上半年的增長勢頭,法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或將略微超過政府期望的1%。

  歐盟委員會主管經濟事務的委員、法國人皮埃爾·莫斯科維奇此前曾宣稱,歐洲經濟目前正處於近年來“最明媚的一個春天”。有利的外部經濟環境的確有效助推了法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法國國家統計局認為,全球油價的下跌使得法國家庭購買力得到了增強,並進一步提振了法國內需。據法國財政部統計,今年的全球油價下跌將為法國家庭額外增加100億歐元的購買力。此外,歐元區實行寬鬆貨幣政策也在客觀程度上提振了法國的出口,法國經濟學家格扎維埃稱,歐元下跌有助於企業降低生産成本以便佔領新的市場份額。但他同時強調,此種積極因素僅有助於法國乃至歐洲企業在歐元區外的市場提升競爭力,但不少法國企業的産業戰略主要針對歐元區市場,因此還需觀察該外部利好因素最終對法國經濟産生的實際效用。

  此外,法國政府實行的改革稅制等一系列經濟政策也促進了上半年經濟增長。經合組織預計,法國今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1%,這超出了此前法國政府的預期。有分析指出,法國下半年的經濟表現主要取決於政府經濟政策落實的可持續性以及外部利好因素能否持續。

  英國: 結構隱憂依舊

  本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最新數據顯示,去年英國GDP增速高達3%,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2.6%,位列七國集團之首。

  受此鼓舞,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當前英國經濟“前行動力強勁”。英格蘭銀行行長卡尼也表示,在當前經濟發展態勢下,英國央行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提前加息。然而,有分析認為,搶眼的經濟增長數據仍難以掩蓋各經濟部門失衡發展的態勢。

  最令市場擔憂的是英國製造業的持續低迷。數據顯示,英國製造業産出在第一季度0.1%微弱增長後,第二季度産出下降0.3%,出現了兩年來的首次下跌,造成上半年製造業整體産出負增長。在總體産出下滑的同時,英國製造業的支柱——高端製造業企業上半年發展也令市場失望,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和英國航太系統公司等多家公司上半年財報不及市場預期,前者利潤甚至下降超過30%。在此形勢下,服務業可謂“一枝獨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服務業中銷售和餐飲業、商業與金融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4.2%和3.1%,成為推動服務業和總體GDP增長的主要力量。

  分析認為,英國各經濟部門間的差異化發展表明,英國經濟仍未實現各界普遍預期的均衡復蘇局面。英國政府一直期待振興的製造業和建築業與危機前相比仍分別有5%和8%的差距,而服務業在總體經濟中的比重也已升至78.4%的高位。

  與此同時,上半年經濟增速不及預期,也凸顯了英國經濟在外部衝擊下的脆弱性。在第一季度歐元區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商業和金融服務業增速僅為0.1%,建築業和工業部門産出分別下降1.6%和0.1%。分析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風險猶存的背景下,未來英國經濟很難維持去年的強勢增長。英國工業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安娜·林奇表示,當前不同經濟産業部門增長差異極大,製造業部門尤其經歷了英鎊升值和出口市場需求下降等一系列打壓,未來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