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際經濟 > 正文

字號:  

30%對10%: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超美國

  • 發佈時間:2015-06-26 07:3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羅蘭  責任編輯:王斌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率已超過美國。日前,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一個分會上,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表示,中美兩國已經佔到全球1/3的GDP,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佔到40%。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對此回應,據統計,中國貢獻了30%,美國貢獻了10%,從比例上説,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貢獻率還應更高一些。

  中國貢獻超美國兩倍

  當不斷有聲音指責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不夠時,一組數據則做出有力回應。據統計,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0%。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30%,美國的貢獻率約為10%。

  專家介紹,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為全世界提供了大量商品,尤其是為低收入國家、低收入群體提供了物美價廉的消費品;中國經濟發展和廣大的市場需求,為其他眾多貿易夥伴提供了對華出口、搭乘中國經濟快車的機會;中國日益擴大的海外投資,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彌補了資本缺口。

  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人們對經濟大國美國充滿期待和要求。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中方希望美方採取有力措施確保經濟復蘇保持良好勢頭,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應對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目前美國經濟的‘去杠桿化’過程已經基本結束,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顯著下降,但是儲蓄率回升緩慢,投資依然疲弱。”樓繼偉強調,美國應該繼續加快結構性改革,將更多儲蓄轉化為投資,提高勞動參與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以確保經濟復蘇保持良好勢頭。

  而中國也在全力進行改革,爭取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樓繼偉説,中國已經採取一系列措施,放鬆政府管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價格形成機制。中國還將繼續致力於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潛在增長率和全要素勞動生産率。

  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水準

  對人民幣匯率問題指手畫腳,希望人民幣升值,是美國長期不變的“唱詞”,尤其在人民幣欲納入SDR(特別提款權)之際,則唱得更盛。美國財長雅各布·盧稱,如果中國要使人民幣躋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籃子特別提款權貨幣之列,那麼中國政府就必須進一步鬆綁對金融體系的監控,使人民幣真正有資格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一員。

  “美國一直堅持人民幣升值,借人民幣納入SDR的機會,要求中國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進一步開放資本賬戶。”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孫華妤對本報記者説。

  美國敦促人民幣升值其實是滿足自己的慾望。孫華妤説,首先,推動人民幣升值有利於美國的外貿。其次,人民幣升值超過合理水準,將使人民幣匯率處於不穩定狀態,減弱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增強對美元的信心,最終穩固美元的霸權地位。

  美國以自己對中國保持大規模貿易赤字為依據,而判斷人民幣匯率水準不太合理。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認為,應該從一個國家對全球所有國家的出口和進口水準來看待這個問題。中國經常賬戶盈餘佔GDP的比重已經從近年的高點10%左右回落到2%以下,這表明中國經常賬戶盈餘處於很平衡的水準。

  “人民幣匯率目前處於合理水準。”孫華妤説,美國站在國際收支順差的角度上説人民幣要升值,但從歷史背景看,中國的貿易順差處於衰退期,這種情況下,人民幣不應該升值。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不會為了出口企業利益而讓人民幣貶值。

  亞投行一直向美日敞開

  其實,兩個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産生分歧實屬正常,但通過對話交流,雙方最終走上合作之路才能雙贏。樓繼偉指出,中美在各方面都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經濟當前面臨的風險。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復蘇進程緩慢,風險沒有消除,地緣政治方面的矛盾仍在積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中方希望美方採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動經濟復蘇保持向好勢頭。

  在亞投行問題上,中國一再表現出合作的開放姿態。樓繼偉介紹,中國在亞投行籌建過程中一直保持和美國、日本官方渠道的溝通,每次討論情況都向他們通報,而且一直向他們敞開大門。但是,他們都沒有表示目前準備加入。

  孫華妤認為,中國在亞投行問題上對美日的態度是開放的。在與中國爭奪話語權和規則制度制定權上,美日兩國是一個口徑。

  “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目前面臨風險。中美應該在許多領域開展合作,共同面對全球經濟方面的風險。目前,中國已經在價格和稅收等領域進行了改革,美國和中國有進行結構性改革的共同任務。”樓繼偉進一步指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