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浙産水果,減産不減收

  • 發佈時間:2015-08-10 05:33:3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翁傑 通訊員 高曉曉

  仲夏時節,浙江大地,處處瓜果飄香。

  受天氣影響,今年我省夏季主要水果産量略減,但品質提高,銷售價格提升,減産不減收。預計桃産量35萬噸、梨36萬噸、葡萄65萬噸,均比上年有所減産,水果産值與上年基本持平。

  若是到市場上逛一逛,不難發現,浙江的“水果籃”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不僅梨、桃、葡萄等傳統時令水果變幻出了“新花樣”,風味更加多樣,就連紅心火龍果、藍莓等一批原先非本地産的水果也紛紛打上了“浙江産”的印記。不僅如此,浙江果農還借著“網際網路+”把新鮮的水果送到了消費者的家門口。

  傳統水果變化多

  説到桃,許多浙江人第一印象便是水蜜桃。然而,在日前舉辦的“2015浙江精品果蔬展銷會”上,除了傳統名桃水蜜桃外,蟠桃、黃桃等新品同樣讓市民們大飽口福。

  臨海謝家岙黃桃專業合作社的展位處於展會的西北角,儘管位置算不上好,可展位前依然擠滿了人。合作社負責人鮑志堅忙著將黃桃削皮、切塊,招呼大夥兒品嘗。記者也取了一小片嫩黃色的桃肉,放入口中,細細咀嚼,滿嘴清香,果肉細膩爽滑。

  “這個好吃,水分足,甜度也剛剛好。”品嘗之後,不少市民對鮑志堅的黃桃讚不絕口,紛紛爭相購買。不到兩小時,帶來展賣的50箱黃桃就一售而空。

  其實,像老鮑這樣大膽嘗試新品種的桃農在省內可不少。他們主動減少品質易受天氣影響的早熟桃種植面積,轉而發展質優價高的“玉露”“湖景蜜露”“錦繡黃桃”等良種。隨著這些新品種逐漸獲得市場的認可,“老鮑們”享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不單桃農種植新品種嘗到了甜頭,梨農們也不甘示弱。“翠冠”,作為近年我省最主要的新品梨種,也成了不少梨農們爭相種植的“寵兒”。

  “翠冠梨,果皮翠綠潔凈,果型圓潤飽滿,特別好賣!”慈溪甬佳蜜梨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曹華明告訴記者,因為市場看好,合作社的農戶都願意種植新品種“翠冠”。這幾年,他們合作社不斷發展新品種的種植面積,已有梨園3500畝。為了提高效益,合作社又將重達六七兩的精品梨包裝,10個一箱,每箱60元,非常受歡迎。

  據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局統計顯示,2014年全省梨栽培面積36.9萬畝,産量40.6萬噸,産值16.1億元。其中,新發展梨園6117畝,而“翠冠”“翠玉”等早熟梨佔總發展面積的80%以上。

  熱帶水果浙江産

  許多原先並非産自浙江的水果,如今也越來越多地被打上了“浙江産”的印記。以“2015浙江精品果蔬展銷會”為例,僅紅心火龍果這一種水果,就有超過6家農業合作社參加了展銷。

  前兩年,金華市土飄香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福君放棄了經營多年的傳統果蔬品種,轉而將目光投向熱帶水果。他先後投資300多萬元,建起了一個佔地75畝的精品熱帶水果園,種植紅心火龍果、紅心蜜柚、檸檬等外來品種。

  看到展銷會自家紅心火龍果受歡迎的場景,徐福君對自己的判斷更有信心。“許多熱帶品種原先在省內種植的面積很少,市場上的價格也相對較高。”他説,越來越多的果農利用大棚在當地種植熱帶水果,不僅老百姓能吃到更便宜的水果,果農也能有更好的效益,一舉兩得。他估算,明年他的精品熱帶水果園將迎來盛産期,産值將超過200萬元。

  放著熟門熟路的葡萄不種,偏偏要冒險種新品種。作為多年的葡萄農戶,杭州勤豐家庭農場負責人鬱光明也做出了和徐福君一樣的選擇。

  這幾年,種葡萄的人越來越多,葡萄沒有以前好賣了,效益自然就不如以前。鬱光明感到了危機,於是他便動起了種其他水果的念頭。一番考察後,他看準了種植戶少、效益卻好的紅心獼猴桃。説幹就幹,去年鬱光明一邊改造農田設施,一邊引進新種,將果園裏的10多畝“甬優”葡萄改種了紅心獼猴桃。

  一年過去,第一批紅心獼猴桃即將成熟上市。這幾天,鬱光明的電話總響個不停,前來訂購紅心獼猴桃的人絡繹不絕。這讓老鬱心裏樂開了花。

  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目前我省紅心火龍果、紅心獼猴桃、藍莓等新品種水果種植面積依然有限,但這些果農的嘗試不僅優化了我省水果種植品種結構,也有利於促進這些水果價格趨向合理化。

  網上賣果新時尚

  對不少果農而言,賣水果不再是他們參加展銷會的唯一目的,通過這個平臺“吸粉”,為線上銷售積攢人氣似乎更為重要。

  “掃一掃微信二維碼,就能買到百分之百成熟的獼猴桃。”樂清市號付火龍果生態觀光園負責人侯號付滔滔不絕地宣傳著自家的紅心火龍果,並不時吆喝著,引導前來品嘗的市民們掃二維碼,關注他們的微店。

  “消費者想吃到百分之百成熟的水果,這在以前是很難做到的。”侯號付告訴記者,以前水果銷售都需要經過中間批發商。為了減少損耗,果農們一般在水果七八成熟時就採摘下來,水果口感難免受到影響。“借助微信行銷,我們可以在火龍果完全成熟後採摘,直接郵寄給下訂單的顧客,這樣到他們手中的水果就更加香甜多汁。”侯號付説,半年不到的時間,他的火龍果就有了700多名微信粉絲。

  有同樣想法的果農並不在少數。在諸暨市潤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建華看來,線上銷售已經成為他保持果園效益的法寶。“有了渠道,我們種植的精品‘夏黑’‘醉金香’等品種都能賣到每斤25元的高價。”何建華説,去年他的線上銷售額就超過30萬元,今年這個數字還會更大。

  在海島舟山,“80後”果農王佳佳的微信朋友圈越來越火,成了數百採摘遊愛好者的專屬“水果圈”。桑葚、蜜桃、獼猴桃,無論什麼時令水果熟了,王佳佳都會拍照上傳,用不了幾天,人們便蜂擁而來。靠著線上行銷,王佳佳這個果園園主當得輕輕鬆鬆。

  據省農業廳種植業管理局經産二科負責人柏德文介紹,廣大果農一邊重視果園管理,提高果品品質,一邊通過轉變經營理念,加強産銷對接,借助淘寶和微信銷售等手段開拓線上市場,取得良好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