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豐收的煩惱”:佛山每天上千斤火龍果倒魚塘

  • 發佈時間:2015-07-03 09:05:1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7月2日,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永平村永恒豐火龍果種植場,一位種植場女工將一擔火龍果傾倒在魚塘邊。新華社記者劉宏宇攝

  新華網北京7月2日新媒體專電(“中國網事”記者劉宏宇、范培坤、徐海濤、劉恩黎) 7月正值水果上市熱季,然而全國多地種植農戶卻陷入了“豐收的煩惱”。廣東佛山被曝十萬餘斤火龍果滯銷,每天上千斤火龍果被種植戶倒入魚塘喂魚。在甘肅榆中,成熟的杏子同樣因為滯銷爛在地頭。

  滯銷困局為何頻頻發生?種産如何才能更好地對接市場?“中國網事”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千畝杏子爛地頭,萬斤火龍果倒水塘

  “現在成熟的賣出去的還不到十分之一,而且基本上都是去鎮上的學校門口賣的,一斤能賣2元錢。”甘肅省榆中縣和平鎮豆家山村村民趙洪榮説,自己今年種植了25畝杏樹,如今果子已成熟過半,但銷售情況卻很不樂觀。

  豆家山村黨支部書記唐致春介紹,該村有1100畝杏林,原來一直種植小麥、百合等農作物,2000年左右村裏實施退耕還林改種杏樹。這些年來,大多數時候由於氣候原因産量不大,今年雨水好,杏樹也未受凍,目前杏林已成熟400畝,獲得了難得的豐收,但銷售前景卻讓大家憂心。

  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永平村,種植大戶們面對豐收同樣苦惱不已。2日下午,記者驅車趕到永平村的永恒豐火龍果種植場看到,在種植場內一片約十多畝的魚塘中,漂浮著大量的火龍果,將整個魚塘“染”成一片紅色。在岸邊的一處傾倒處,還殘留著一堆腐爛的火龍果。

  一位在現場傾倒火龍果的種植場女工告訴記者,現在場裏水果比較難賣,因為高溫每天都有大量火龍果腐爛,她每天要挑20多擔變壞的火龍果倒入魚塘中。按照每擔80斤估算,每天至少有上千斤火龍果被倒入魚塘喂魚。

  與種植場合作的收購商溫老闆告訴記者,從今年6月份至今,該種植園至少積壓了10多萬斤火龍果沒有賣出去。“目前我的收購價為1.2元/斤,而種植成本包括田租、人工費等要3.22元/斤,所以今年種植戶肯定是虧損。”

  近年來,類似的農産品滯銷困局在全國各地已屢見不鮮。今年年初,廣西蔬菜主産區田陽縣同樣出現番茄滯銷現象,大量的番茄無人採摘爛在地裏,農戶損失嚴重。

  多重因素致農戶頻現滯銷“煩惱”

  記者採訪了解到,農戶傾倒水果等問題的背後存在多方原因,多重因素疊加造成了水果等農産品産易賣難。

  一是銷售途徑有限。記者了解到,在和平鎮,有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蘭州外語職業學院、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等幾所高校,學生是村民銷售杏子的主要對象。但眼下隨著暑期的臨近,高校即將放假,銷售乏力。“去蘭州市區沒地方賣,不能隨意擺攤,如果學生都回家了,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杏子壞掉。”趙洪榮説。

  在永恒豐種植場,受訪人士也坦言,種植場目前的銷售模式相對落後,仍採取傳統的批發模式進行銷售,現代的網路電商對他們來説略顯“遙遠”。

  二是市場供求關係波動。田陽縣幹部群眾告訴記者,受2014年番茄價格高企的刺激,今年山東、福建等地番茄種植量明顯上升,全國番茄市場供大於求。

  三是受氣候條件等綜合影響。佛山市三水區農林漁業局高級農藝師陳勇分析,每年的6月至11月是火龍果的豐收期,而火龍果的採摘週期非常短,一般每批次為15天左右,如果不及時處理積壓的火龍果,會影響到下一批次的採摘。今年5月是雨季,6月又迎來高溫天氣,種植戶缺乏冷庫儲存設備,所以上述“火龍果倒進魚塘”的一幕也是承包戶的無奈之舉。

  應多方合力探索“智慧”服務

  記者了解到,為幫助解決種植農戶面臨的滯銷問題,時常有愛心人士發動線上線下力量來伸出援助之手。專家表示,在鼓勵“愛心行動”的同時,更需各地相關部門主動作為,利用“有形之手”做好資訊服務、産業發展等工作,多方合力探索“智慧”産銷。

  在火龍果滯銷的永恒豐種植場附近,記者看到另一家火龍果種植場卻是一派生意興隆的景象,進行裝箱工作的工人們忙碌不停。“今年收成很好,因為我們做了電商,火龍果銷售到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今天要發出1萬斤,明天我們計劃還要增加。”正忙著填寫快遞單的種植場老闆何先生説。

  專家表示,政府部門和企業應加強合作,依託網路大數據等,搭建農産品資訊平臺,按照時間或品種等來及時規劃、統計相關農産品供求量,並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市場進行評估,為農戶提供更多市場資訊,避免某一農産品生産“一哄而上”的現象。“農産品滯銷很多時候都是供過於求造成的,很多農戶對預期銷量過於樂觀,産品品質又不足以打開市場,和商家之間還存在資訊溝通不暢、銷售渠道不成熟等問題,這導致大量農産品滯銷和浪費。”專門從事農産品網路行銷的張湘生表示。

  對於如何解決目前集中出現的農産品滯銷問題,佛山大塘鎮農林漁業局副局長劉國鋒説:“既要加強與各級農業科研機構溝通,為種植戶提供更多技術支撐,幫助他們提升産品品質,也要引導種植戶通過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抱團發展,並積極探索生態觀光休閒農業,增強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