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器翻譯還無法 完全取代人類

  • 發佈時間:2015-08-10 01:30: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麗雲 實習生石依諾)“我的話音剛落,小度機器人就翻譯出來,比現場同聲傳譯還快,在會場上出盡了風頭。”8月1日,剛剛獲得國際計算語言學學會(ACL)頒發的終身成就獎的哈工大教授李生,在媒體見面會上談起7月29日頒獎當天為他做現場翻譯的百度智慧機器人“小度”時興致勃勃。

  國際計算語言學學會(ACL)代表了計算語言學的最高水準,每年都會在其年會上頒發終身成就獎,獎勵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李生是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華人。李生1985年開始研究漢英機器翻譯,在機器翻譯技術及其相關的句法、語義分析等自然語言處理方面成就卓著,獲得過7項部級進步獎,併為中國電腦領域培養了包括百度公司技術副總裁王海峰、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周明等一批成就卓著的青年專家。

  “以往的機器翻譯都是逐字逐句來進行,結果往往語序顛倒、語義混亂。我們輸入專門的語法調序規則,將可能的語句組合排列出來,系統自主識別最適合的組合。”李生介紹,驚艷全場的小度機器翻譯技術是通過海量自然語言語料庫,讓機器自動學習理解不同單詞、短語和句式,然後進一步優化自身系統,並突破了“消歧”和“調序”等難題。

  “未來我們還打算對機器新聞寫作進行研究。”李生表示,今後新聞寫作也可交由機器來完成:系統提前掌握每個人的寫作風格,輸入標題和新聞要素,根據一個關鍵詞可以生成幾段不同意思的短文,排列出幾個組合,再由作者調整順序和潤色語句。

  機器語言文本的高度智慧化會不會導致記者、翻譯的失業?李生認為,目前的技術手段還無法完全達到翻譯中“信、達、雅”的標準,機器還無法完全取代人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