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家電銷售: 賣場慘澹 融合發展將成趨勢

  • 發佈時間:2015-08-08 08:5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現在網上購物非常方便,前幾天在實體店看好一款空調的型號,再到網上去買,要比實體店便宜好多。”北京化工大學博士後朱月(化名)告訴《中國産經新聞》記者。

  事實上,在實體店看型號,到網上購買的方式,已成為當前很多消費者的做法。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不少網店也在機遇中“分得一杯羹”,紛紛開拓家電銷售的領域。

  線上線下兩種景象

  近日,家電行業上半年市場分析數據悉數出爐,線上線下銷售的“成績單”卻呈現“一邊倒”的情況。

  據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7.5%,與上年同期增速相差9.4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家電零售額同比下降5.4%,自2014年7月份以來連續12個月呈現負增長態勢。

  據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家電品類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速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彩電、洗衣機、熱水器、凈水設備、電飯煲等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速接近甚至超過50%,吸塵器線上零售額同比甚至達到了157%,引領家電線上市場快速增長。

  而據奧維雲網的監測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洗衣機市場線上實現零售量1558萬台,同比增長6.7%,零售額290億元,同比增長8%,與此同時,線下零售量同比下滑4.2%,銷售額僅微增長0.3%。

  對於冰箱市場也是如此,上半年,冰箱市場實現零售量1856萬台,同比增長2.7%,零售額498億元,同比增長5.5%,而線下零售量卻同比下滑4.4%。熱水器市場線下零售量跌幅則最為明顯,較去年同比下跌了9.7%。

  像包括電磁爐、電壓力鍋、榨汁機等在內的小家電市場,線下的業績表現也是如此。據了解,線上家電幾大品類呈現大幅增長態勢,冰洗彩空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17%。

  如果按線上和線下數據進行比較,可以發現線上銷售要比線下好得多。

  “面對線下和線上家電市場‘冰火兩重天’的景象,我們不禁感慨這個時代,同樣的商品,不同的售賣方式,效果卻迥異。” 著名家電産業專家秋實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線上線下之間巨大的差異,關鍵的要素在於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優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魯樂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一方面可以通過其他人的評論更好地了解該商品,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自己的購買體驗,在第一時間分享給他人,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這個産品。”

  “相對於線下渠道,線上渠道的品類更為多樣化,且廠商配合節日、熱點進行推廣的活動較線下也更為豐富。而對企業而言,通過資訊系統提供的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處理,企業可以對消費者進行有針對性的精準的行銷服務,提高消費者再次購買的可能性。企業通過收集消費體驗來提高産品研發能力,也使得産品定位更貼近市場。”魯樂對記者説。

  秋實告訴記者,年輕主力消費者“不願出門”是最大的行為特徵。“這就是我們常説的趨勢,消費者在哪,未來就在哪。”

  秋實分析指出,從消費需求的角度講,電商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對家電産品多樣化的需求,隨著用戶對多元化産品的需求與日俱增,2014年家電業進入跨界合作元年,整體産業開始推動進入盤整升級期。

  線上的替代效應明顯

  對於線下家電增速放緩的原因,魯樂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過去十幾年,我國家電行業快速發展的基礎在於人口紅利的釋放,但自2012年以來,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居民每人平均家電保有量已處於較高水準,在增量需求放緩的同時,家電存量替代需求增速相對較低,因此整個家電行業的市場需求增速呈現下滑的態勢。

  “另外,線上銷售對線下銷售的分流效應。近年來,受益於網際網路普及率的提高,網購發展迅速,家電作為一種標準化産品,線上渠道對線下渠道的替代效應明顯。”魯樂進一步表示。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家電標準化産品普及時代已結束,可以從以下兩個階段來看家電業的標準化普及的過程:2006年後家電業,主要受到政策、金融、房地産、網際網路等方面的影響。自2007年-2011年期間,家電下鄉的政策基本完成了我國主要市場的家電産品普及。”

  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1年城鎮居民的大家電百戶保有量已達到100左右,農村居民冰箱、洗衣機百戶保有量在60台左右,彩電保有量則達到了115.5,空調保有量較低,因而,在某種意義上來説, 2007年-2011年家電標準化産品的普及階段已然結束。

  “線下家電增速放緩,首先,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總體消費需求下降,未來不確定因素影響消費心理,消費者前提消費預期減弱。”秋實告訴記者,其次是,移動互聯網的影響,年輕消費主力消費行為發生了巨大改變,網上購物已成為90後主要消費渠道,線上市場份額增長而引起的分流對線下市場衝擊較大。最後是,房市、股市的跌宕起伏綁定了中産階層,“消費大戶”受困于“兩市”消費潛力不能得以有效釋放。

  通過上述業內人士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家電製造業的環境正在發生改變,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製造業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産能過剩,在過去幾年,我國部分地區靠房地産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拉高了製造業的産能。與此同時,在前幾年,我國政府在保增長、擴內需上出臺了“所有”計劃、政策來刺激家電産業。因此,在政策的刺激下,也引發了一輪超常規消費高峰

  有數據顯示,短期內總計3.4億台、8800億元的大家電消費集中釋放,對於平穩發展的市場構成衝擊。

  從中可以看出,購買力提前釋放後市場進入消費波谷期,消費透支的影響將在今後幾年持續左右著市場。

  有資料也顯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時大批外貿企業轉向內銷,而電商成為其消化庫存的重要渠道。2000年-2012年電商以超過100%的增速迅猛發展,到2012年隨著各電商平臺的大家電品類擴張,家電電商市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到2014年年底,家電電商市場整體滲透率達到了13.1%。

  線上線下(O2O)融合是最大趨勢

  秋實表示,面對家電線上線下之間的巨大差異,隨著基本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無疑(O2O)融合發展是最大的趨勢。

  也有業內觀察者認為,隨著家電進入智慧化階段,家電體驗性需求隨之增加,更加提升了實體店存在的必要性。

  另外,隨著網路的日趨發展,電商渠道也不再只是線下傳統渠道的補充,因而業內認為,目前幾乎所有的家電企業都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對電商渠道的定位。也就是説,純粹線下的實體店要想發展,需要考慮線上的內容,而對於純粹的線上電商要想突破也需要考慮線下實體店的內容。

  對於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發展,正如魯樂所言,相對於線上渠道而言,線下渠道的優勢主要在於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消費者在購買時可更方便地體驗産品,更適合高端産品的銷售;而對於中低端産品而言,通過線上銷售,更有利於迅速打開市場,降低人力和渠道成本。因而,未來這兩種渠道將充分融合,彼此補充。

  除了線上線下(O2O)融合外,秋實表示,未來家電産業轉型升級引發了高端化發展趨勢。智慧化、變頻化、節能化、便捷化是産品發展趨勢。

  例如,目前代表升級方向的多門、對開、大容量冰箱市場進入快速上升期,而變頻産品也加快普及。

  公開數據顯示,多門、對開、大容量冰箱零售量合計比重由2014年的19%升至今年1-5月的24%。而全自動洗衣機零售量比重從去年的89.5%升至今年1-5月的91%。變頻空調零售量比重從2013年的54%升至今年1-5月的64%;變頻洗衣機比重從2013年的約20%升至32%;變頻冰箱比重從2013年的12%升至18%。

  另外,隨著“網際網路+”與家電産業的進一步融合,家電産品迎來智慧化發展。

  據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目前智慧電視機器人 吸塵器引領家電智慧化發展之路,上半年市場份額分別為82.2%和35.9%。7月8日,中國品質認證中心(CQC)和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家電院)聯合發佈了我國首批通過智慧家電評價的家電産品,評價産品涉及冰箱、空調、洗衣機、電熱水器、吸油煙機、微波爐、電飯煲等8類,共81個型號(系列)家電産品通過此次評價。這就意味著智慧家電行業標準或將統一。

  魯樂對記者説,“近年來,智慧家居吸引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産業資本紛紛開始涉足該領域,家電製造企業,如 青島海爾美的集團四川長虹 等,也都積極介入這一領域,作為家電行業快速成長的細分領域,家電的智慧化必將成為家電企業的必爭之地。”

  秋實進一步表示,未來家電産業跨界融合,兼併重組,機會將會出現在基於家庭的智慧家居、健康醫療、機器人等領域。另外,就是基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客領域將隱藏重大機遇,將會有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型企業登陸新三版、創業板等資本市場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