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連放大招限制做空 A股醞釀新動向

  • 發佈時間:2015-08-08 08:54:23  來源:大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繼限制異常交易賬戶之後,證監會還收緊了融券業務,抑制做空。然而眼下市場情緒仍很謹慎。雖然“再融資發審會重啟”的消息被澄清,但是,震蕩兩周的A股市場依然疲弱。

  8月6日,兩市成交量僅7071億元,再度刷新了今年3月13日以來的新低。與5000點時相比,成交量萎縮到了1/3,且機構持倉也維持低位。

  業界認為,在政府救市、縮量的震蕩行情下,A股或許在醞釀新動向。當量無法進一步萎縮時,往往預示著股市即將止跌反轉。

  8月7日,上證指數開盤暴漲超過2%。

  抑制短線高頻交易

  證監會對做空行為的監管與打擊再度升級。

  滬深交易所修訂了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明確規定投資者在融券賣出後,需從次一個交易日起方可償還相關融券負債,這意味著融券“賣出+還券”的交易閉環從此前的“T+0”變為“T+1”。與此同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長城證券、國信證券等多家券商宣佈臨時關閉融券賣出功能。

  上交所負責人表示,在不影響融資融券正常業務需求的前提下,這項規定對於目前利用融券業務變相實現日內多次回轉交易的投資者進行了一定限制,規範了融券交易秩序。

  而在業界看來,融券從“T+0”回歸“T+1”,其實是監管層堵住變相“股票T+0”的通道,抑制短線高頻交易,從而起到降低波動性、穩定市場的目的。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此前融券的“T+0”對其他投資者來説並不公平,做融券的投資者可以在當天買賣股票,這樣就能夠做波段,其他投資者則是“T+1”;同時,由於融券是賣空,在市場敏感時刻,“T+0”的規則比較容易加大市場波動。交易規則修改後,更有利於投資者的公平,也有利於市場穩定。

  不過,也有券商提出質疑,“T+0”改為“T+1”措施會降低資金週轉效率,抑制A股流動性。

  雖然各家券商稱,暫停融券業務是暫時的,只為配合規則修改進行業務系統的改造,待系統改造完成後即可恢復。

  但在券商看來,即使券商恢復融券業務,在修改後的交易規則下,融券的規模也做不起來了。“之前買賣交易一天最多能做10次,規則改變後,活躍度和交易量肯定會明顯下降。”

  受此影響,8月3日,A股兩融餘額下行至1.29萬億元,創出本輪調整以來新低。

  不過,由於當前融券餘額規模在兩融餘額的佔比僅1%,楊德龍表示,融券本身確實規模小,對券商整體業務影響不大,對市場影響也不大,更多的是一種信號意義。

  有券商按照成熟市場的標準(融資總量佔市場總市值的2%)測算後的結果是,A股融資餘額為1萬億元左右比較健康。這樣看來,目前融資餘額仍有30%的下降空間。因此,不排除兩融餘額會繼續見新低。

  作為市場三大場外配資活動主體之一,同花順也公開表示,已經從6月份就開始對配資系統進行分批清理,計劃在8月中旬全部清理完畢。

  43個賬戶被監管,其中38個賬戶被限制交易

  管理層“打擊惡意做空”“查處集中拋售股票”也終於有了結果。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計43個賬戶遭到監管,其中,38個賬戶因存在嚴重異常交易行為受到交易限制,有的被暫停三個月。具有程式化交易特徵的賬戶成為證監會的重點查處對象。

  本次被限制交易的賬戶,其違規行為主要分為兩種情形:一是當日累計撤單量佔比過高,某賬戶一日累計申報賣出近1.6萬筆,金額超過15億元,申報後的撤單率高達99.18%。二是涉嫌日內短線操縱行為,影響個股交易量及價格,誘導投資者買賣,以趁機高價賣出或低價買入股票。

  證監會表示,程式化交易具有頻繁申報等特徵,産生助漲助跌作用,特別是在近期股市大幅波動期間對市場的影響更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除個人賬戶外,量化對衝産品成為重點監管對象。盈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盈融達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等私募,以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等提供私募産品發行通道的機構均在名單之中。

  在被限制交易賬戶的背後,國際對衝基金身影亦隱現其中。據媒體報道,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的背景,甚至可能牽扯到全球最大的對衝基金Citadel。如果這一關聯屬實,此前外資對衝基金進入A股做空套利的傳言將被做實。

  某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限制賬戶交易與改變融券細則一樣,都是讓“空頭”失去做空的籌碼與工具,從而改變多空格局。這顯示“國家隊”對行情干預的主導性越來越強,不僅僅真金白銀救市,也從交易規則上斷了空方後路。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8月7日表示,證監會繼續加大對內幕交易打擊力度,堅決打擊內幕交易行為。目前,證監會已對20起違法違規案件進行處罰,對1名法人、31名自然人進行行政處罰,罰沒款共計1636.85萬元。

  監管層的人事變動或為下一階段的監管埋下伏筆。

  坊間傳聞,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超將調任證監會副主席,現任證監會主席助理的張育軍,或將赴央行擔任副行長一職。不過,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如果李超赴任,他在外匯、資本項目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會對證券交易中的跨境資金監管發揮積極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李超在外管局期間負責綜合司(政策法規司)、資本項目管理司兩個部門。

  為抑制過度交易,加大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力度,中金所也公佈了兩大措施,不僅股指期貨手續費調整為交易手續費和申報費兩部分,還明確了市場異常交易行為的認定。

  在此基礎上,券商、期貨公司重申了股指期貨的交易規則,個別券商甚至提出更為苛刻的要求。8月3日當天股指期貨交易量大幅下降。

  再融資恢復發審並不預示IPO重啟

  受再融資傳聞影響,8月6日早盤,滬深兩市大幅低開,大跌近3%,盤中最低至3614.74點,險失3600點。成交量也再創階段新低。

  某投行人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核準、發行其實一直在正常推進,並購重組過程中涉及的配套再融資的審核也在正常上會,不存在所謂重啟。不同的只是,再融資發審會近一個月沒有安排。

  事實也的確如此。自7月9日暫停IPO之後,再融資項目的上會審核也隨之暫停。證監會官網上,關於再融資發審會最晚一期的公示更新為7月8日,此後再無發審會相關資訊。

  不過,這並不代表A股再融資就此停滯。

  數據顯示,7月9日之後,包括國元證券新都化工碧水源等30家上市公司公告,其定增方案獲得批文,將在六個月內實施。

  “上述公司的再融資方案,都是已在7月8日之前就通過了發審會審核。”上述投行人士稱,需要強調的是,IPO與再融資是兩種不同的融資方式,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正常核準、發行,也不是IPO重啟的前奏。

  不過,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證監會當前階段對再融資審核會謹慎推進,主要是市場信心仍未完全恢復,A股行情仍然未穩。“隨著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安排再融資項目上會或水到渠成。”

  “再融資發審會正常以後,短期對市場有心理上的衝擊,但市場再融資功能恢復,有利於企業發展。”前述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相比之下,再融資重啟不會對大盤帶來較大利空,因為再融資帶來的抽血效應不如IPO那麼直接。

  在上市公司資金面普遍偏緊、融資成本較高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定增頻率正在加快。截至7月底,上市公司實施定增的次數多達366次,比去年同期增加78%。

  也有市場人士積極呼籲要儘快重啟IPO。興業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強調,IPO重啟、積極推進註冊制才能保證牛市繼續。IPO重啟進程慢,反而不利於牛市邏輯,因其不利於為經濟轉型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查處上市公司違法違規力度也顯著加大。數據顯示,7月份後已有28家公司公告表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一立案數超過今年上半年總和。包括南風股份中國高科方正證券金信諾等多家公司因為這一原因被立案調查。據悉,證監會近期將分批集中處罰一批違法違規案件。

  從7月份證監會發出的調查通知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被調查對象多數集中在其實際控制人或重要股東,資訊披露違法違規、違規減持股份、短線交易違法違規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三大主要原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