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軍嫂張文玲:你是鐵軌,我就是枕木

  • 發佈時間:2015-08-08 06:00:1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京軍區駐南昌鐵路局軍代處上士王皓錦的妻子張文玲,傾心照料重病的公公,以羸弱的肩膀挑起3個家庭的重擔,支援丈夫軍旅建功。她的故事感動著千里鐵道線,感動著紅色老區和軍營。

  2009年8月的一天,王皓錦的父親因股骨頭壞死住進了南京軍區總醫院。昂貴的醫療費用讓身為長子的王皓錦壓力很大,更讓家人著急的是,性格倔強的老漢拒絕手術,誰勸都不行。

  當晚21時,遠在江西省人防設計科研院工作的張文玲,從電話裏聽出了丈夫的低沉情緒,第二天上午,張文玲拎著熱騰騰的飯菜出現在病房。

  隨後幾天,給公公喂飯喂藥、擦身洗腳,張文玲忙個不停。在她的努力勸説下,老人終於同意做手術。

  把公公的手術和護理安排妥當,張文玲的假期也到了。

  手術後,王皓錦父親回到安徽阜陽老家休養。然而,禍不單行,受到小兒子婚變刺激,老人精神出現問題,甚至多次離家出走,再次住進醫院。隨後的幾年間,張文玲成了南昌到阜陽長途車上的常客。住院期間,老人雙腿開始萎縮,脾氣暴躁,手指也因風濕嚴重變形,護士很難近身護理,只有張文玲的細心呵護能讓老人安靜下來。

  張文玲的父母家在寧夏,公婆家在安徽,自己的小家在江西南昌。婚後,她省吃儉用,給公公治病,幫小叔子蓋房成親,用掉了多年的積蓄。孩子出生後,張文玲多病的父母也來到南昌。張文玲經常是這邊剛帶父親檢查取藥,那邊又幫母親聯繫醫生安排治療,接著又要去阜陽看護公公。看著女兒日漸消瘦的臉龐,父母跟著掉淚,要給王皓錦打電話,讓他復員回家。張文玲攔住説:“部隊裏的事是大事,家裏的事情再多也不能影響他工作。”

  2010年,張文玲攢下點錢準備裝修房子。這時,王皓錦隨部隊緊急趕往撫州參加抗洪搶險。他日夜奮戰,勞累過度,突發肺炎,昏倒在搶險大堤上。

  此後的日子裏,張文玲一邊兢兢業業工作,一邊往返醫院照顧丈夫,一邊跑市場買裝修材料。28天后,當王皓錦出院回到家時,看到的是裝修一新的家和張文玲燦爛的笑臉。

  “愛崗敬業的道釘精神,默默奉獻的鐵軌精神,團結協作的扣件精神,拼搏向前的火車頭精神”,這是王皓錦經常念叨的軍旅精神。張文玲説:“你若是一段默默奉獻的鐵軌,我就甘願當一根鋪墊鐵軌的枕木。”

  在張文玲的全力支援下,王皓錦先後在幾個崗位上,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年年被評為優秀士官、優秀黨員,多次受到上級嘉獎。

  文/王余根 黃衛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