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五朵金花”開滿山

  • 發佈時間:2015-08-07 06:29:43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走在普定縣的省第五輪農村改革農業示範園區中,茶苗挺拔青鬱,蔬菜鮮嫩欲滴,中藥長勢喜人,果林枝繁葉茂,花卉靈動盪漾——茶、菜、藥、果、花“五朵金花”群芳爭艷,帶來無限希望。

  近年來,普定縣按照省第五輪農村改革試驗中承擔的“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試驗主題,立足資源稟賦,遵循山地經濟規律,圍繞茶、菜、藥、果、花“五朵金花”,不斷調優農業産業結構,走出了一條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的新路。目前,全縣種植茶葉14.51萬畝,蔬菜13萬畝,中藥材5.32萬畝,經果林6.5萬畝,花卉1.51萬畝;非糧産業增加值佔第一産業增加值的82.6%。2014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116元,較2011年第五輪農改試驗前的4088元增長了49.6%。

  建立16個農業示範園區

  普定縣以省第五輪農村改革試驗為契機,以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平臺,支援、鼓勵、幫助一大批企業和農民發展“五朵金花”産業,突出精品示範、連片開發,引導産業向規模化、精品化方向發展。

  位於城關鎮和馬官鎮的普定縣迴圈農業示範園區,自2013年3月啟動建設以來,已建成高標準生態基地6.03萬畝,引進培育入駐企業46家,示範帶動5.3萬農民創業、就業。在2014年全省213個省級農業園區競爭中,該園區被評選為十大示範樣板園區。目前,全縣共有省市兩級農業示範園區16個。

  探索土地流轉“六種模式”。普定縣把土地流轉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成功探索出實物折算地租、農戶土地入股、租金定期上調、承租人保底回收、土地“同進同出”、“二二一”分成六種土地流轉模式,實現了農村土地快速、合理流轉。目前全縣流轉農村土地73267畝,土地流轉率達12.18%。

  以實物折算地租模式為例,流轉雙方以實物量約定地租,在支付時充分考慮物價變動因素,按照當年的實物價格折算後,以貨幣的方式進行支付,確保了農戶在土地流轉中的收益穩定。目前城關鎮隴財村、馬官鎮金荷村等地按照此種模式流轉土地1萬畝,用於種植紫王葡萄、軟籽石榴、桂花、老人葵等,取得良好的效益。

  金融改革增強發展原動力

  改革實驗中,普定縣重點實施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性用地使用權、林權和礦産資源開發權“四權”抵押貸款工作,制定“四權”抵押貸款的實施方案、細則、抵押登記辦法等文件。截至今年6月,全縣已累計發放“四權”抵押貸款47筆3155萬元,有效化解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資金緊缺、融資困難等問題。

  在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工作中,該縣結合2014年中央1號文件“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的精神,與去年7月由普定縣政府向思源現代農業公司發放了全省第一本《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證》,該企業以土地流轉經營權為抵押,獲得貸款900萬元。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登記面積13403畝,頒發證書38本,發放抵押貸款10筆3910萬元。

  科技引領讓石頭開花結果

  依託中國科學院普定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和中國林科院普定荒漠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研究成果,該縣農改試驗在石漠化治理過程中成功探索出石灰岩山地種植經濟林、半石山地人工促封恢復植被治理等發展模式,把治理石漠化同調整農村産業結構、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通過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站“路面集雨蓄水池”研究成果的運用,著力解決農業引水灌溉問題。目前,完成岩溶治理312.74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77.03平方公里,發展了冰脆李、梭篩桃,實現了生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城關鎮陳家寨村梭篩組被納入農改試驗試點後,當地群眾勇於直面環境惡劣、經濟貧困的現實,不怨天尤人,不急功近利,以自力更生的底氣、骨氣和志氣,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精神,在石漠化程度嚴重的石旮旯地,通過鑿石挖坑、背土栽樹,在5000多畝土石山上刨土、撬石、鑿岩20萬噸,挖土40萬方,在岩石山上建起了現代桃園,讓昔日的“岩窩窩”變成“金窩窩”。目前,1畝桃樹的産值4.5萬元,相當於1畝玉米産值的62.5倍。該區域已栽種桃樹40余萬株,年産鮮桃600萬斤,總産值達1500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15000元,僅此一項,就已遠超小康標準,“石頭開出了生態花,農改結出了幸福果”。

  (李潔鋒 李淩霄 程貴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