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倍內閣強推新安保法 美日軍事同盟走向衰亡?

  • 發佈時間:2015-08-06 10:19: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日軍事同盟自2015年7月16日日本安倍內閣強行在國會眾議院通過新安保法案起,開始步上衰亡“征程”。日本安倍內閣違背憲法,放棄二戰後長期奉行的“專守防衛”安保政策,打造軍事大國、追隨美國在全球用兵的政治走向,激起民眾罕見強烈抗議和反對浪潮,是美日軍事同盟開始走衰的標誌性事件,將對現有國際安全格局産生重大影響。

  首先,美日強化軍事同盟逆世界和平發展大勢而動,走向衰亡勢在必然。表面上看,美國作為世界超強軍事大國,通過扶植擁有先進軍事裝備技術、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軍事機器,並促成日本在全球用兵配合其作戰,加上其他盟國的合作,以軍事手段稱霸世界的實力得到空前加強,倚強淩弱勢不可擋,可謂“強盛至極,所向無敵”;但本質上,受盛極必衰規律支配,美日軍事同盟作為冷戰産物破壞世界和地區和平和發展之“極盛”已成為其走衰的內生動力。由過高估計同盟軍事實力和先進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作用的誤導,同盟軍事行動擴張對世界和平發展的破壞將遭到前所未有的嚴重障礙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反擊,同盟走衰進程必然加快。

  其次,美日戰略目標不同,相互利用掣肘頗多,軍事同盟禍起蕭墻不可避免。美日2015年4月27日發佈的新版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核心內容,是在美日軍事同盟的旗幟下,日本自衛隊在全球發揮進攻性角色。安倍把美日軍事同盟作為工具,實施強化軍事機器路線和確立海外用兵機制的戰略目標。而美國目前財政拮據,軍事預算面臨壓縮壓力,借助日本海外用兵繼續稱霸全球,可獲近利,對日本成為軍事強國後可能復活軍國主義,與其爭奪霸權的風險則採取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夕類似的短視政策加以應對。歷史經驗告訴人們,美日軍事同盟的強化對世界和平和發展埋下了十分嚴重的禍患。隨著日本軍力的增強,作為二戰中互為敵手的美日,明爭暗鬥必然加劇。

  第三,日本民眾反對安倍把日本引向戰爭的意願和決心,將創傷美日軍事同盟元氣。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極右政治勢力,夥同美國鷹派好戰分子,相互勾結,合謀運籌,在新版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的引導下,策劃日本新安保法案,企圖實現日本自衛隊在全球同美軍一起作戰的目的。美日政治精英的這種陰謀詭計正被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識破。在二戰中深受兩次原子彈爆炸和東京大轟炸等戰爭苦難的日本老百姓決不允許較二戰破壞性更大的大規模現代戰爭在日本發生。日本新安保法案,被日本民眾稱為戰爭法案,在國會審議通過不得人心,其實施更不會一帆風順。日本執政者在全球用兵的風險和阻力也將隨著日本軍事擴張的推進及其付出的代價而不斷增多。沒有日本民眾支援的自衛隊在海外作戰沒有勝算,只會被動挨打。

  第四,冷戰結束後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和國際戰略穩定的鞏固,是美日強化軍事同盟的剋星。正當世界各國人民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性時刻,美日卻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在亞洲製造緊張和軍事威脅,為其強化軍事同盟製造藉口。由於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堅定維護地區和平,亞洲和平局面始終未變。美日製造軍事威脅蒼白無力,無法騙取信任。駐日美軍軍事基地和軍事人員經常遭到日本民眾譴責就是例證。

  美日政治精英強化軍事同盟的如意算盤是一個中長期的戰略設想,面臨多種變數,在跌宕起伏中走向衰亡是必然趨勢。日本國內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的強大力量遲早會擊敗以安倍為代表的極右政治勢力擴軍備戰的圖謀。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強勁勢頭,也會制約美日軍事同盟的野心,助推同盟的解體。(吳祖榮 作者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