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達美入股東航打造上海大樞紐可期

  • 發佈時間:2015-08-05 08:30:54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疆民

  最近,達美航空入股東航的消息引來了眾多議論之聲。無疑,達美航空的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增強其在跨太平洋市場上的競爭力,其更大的戰略意義在於落棋上海,佈局全球網路。當然,這對於發展中的東航來説,也是借力打造上海國際大樞紐的機遇。

  《2015年度世界航空公司報告》顯示,重組後的美國三大航企都具有強大的優勢。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美國聯合大陸航空的利潤、客運量、收入客公里均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全球三大航企。達美航空較早完成了合併後的內部整合,發揮了協同效應,使效率和效益迅速提高,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市場擴張能力。

  但是,由於在全球網路覆蓋方面與美聯航、美國航空等大型航企還有一定差距,達美航空的市場拓展情況並不是很理想。在跨太平洋市場上,達美航空曾試圖在日航和美航破産保護之際,“插足”其間,與日航建立合作關係。但是,日航考慮到美航在航線網路方面的優勢,還是拒絕了達美航空伸出的橄欖枝。

  競爭對手的壓力和戰略發展的需要,都促使達美航空要在更大的市場上打造更多滿足戰略發展需要的大型航空樞紐,進一步擴大航線網路規模。中國作為增長速度最快的航空市場,上海又是東亞新興的商業大都市,發展潛力巨大,加上有東航這樣良好的合作夥伴,正滿足了達美航空的戰略發展需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安德森曾表示:“考慮到長遠戰略,我們必須在上海打造一個像在阿姆斯特丹那樣的國際樞紐機場。”所以,達美航空選擇與同為天合聯盟成員的東航合作,很明顯是一個最佳選擇。當然,這種選擇是要落下一顆棋子,盤活國際航線網路這盤棋。

  在東航方面,引入戰略投資者——達美航空——也不是被動的,更不像7年前想與新航“搭把手”走向國際市場的“小東航”,而是要通過與實力強大的達美航空合作,利用自己的優勢,打造全球級的樞紐航空港,進入更大的國際市場。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我們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場,東航的發展也蒸蒸日上,為什麼東航打造全球級的樞紐航空港還要依靠別人的力量呢?

  實際上,中國航企之所以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還需要與像達美航空這樣有實力、有品牌、有經驗的航企合作,是因為作為新興市場上的航空公司,我們對於國際航線網路的經營、管理和運作還缺乏經驗,尤其是在打造國際樞紐航空港方面缺乏核心競爭力。當然,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實現打造全球級樞紐航空港的目標。但是,管理成本、建設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會讓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和面臨許多風險。另外,如果只有一個孤立的航空樞紐,而沒有航線網路的配合,東航要在國際市場上塑造品牌,做大做強,同樣會遇到許多困難。通過與國外先進航企合作,我們不僅能迅速提高管理水準,還能吸取別人的經驗,儘快打造具有先進水準的大型航空樞紐港,提高我們的運營效益與效率,降低成本,規避風險。

  正如東航董事長劉紹勇所言,東航和達美航空同是天合聯盟的重要成員,引進達美航空為東航的戰略投資者並全面深化雙方的合作關係,是東航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國際化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實際上,正是東航擁有了自己的“梧桐樹”,才引來了達美航空這只“金鳳凰”。我們期待東航“牽手”達美航空後,早日建成上海國際大型航空樞紐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