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票據理財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8-04 11:33:01  來源:南昌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連續降息後大部分理財産品和“寶寶”們收益明顯下滑,P2P産品也因風險大而飽受詬病。因此,少數投資者開始青睞另類低門檻理財品種——票據理財,其因打著“高收益、零風險”旗號而異軍突起。該類産品1元起投,年化收益率動輒6%—7%,又有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基本完勝“寶寶軍團”。有蘇寧、京東、阿裏、新浪為首的網際網路巨擘參與,也有一大批理財網站涉足這一領域。不過業內人士提醒,儘管票據理財多以銀行信用支援,但並不表示沒有風險,其高收益多為産品收益加平臺補貼構成,很難持久。

  現象

  低門檻、低風險,卻有高收益

  目前,網際網路票據産品的期限往往都比較短,投資期限基本都在半年以下,從已推出的票據理財産品來看,投資起點一般在千元左右,最低的只要1元,絕大多數票據理財産品以開出票據的銀行風險兜底,年化收益率在5.5%到10%之間,有些甚至高出10%。“低門檻”、“高收益”、“低風險、銀行承諾兌付”都是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一致喊出的口號。

  此前,阿裏、淘寶、新浪都推出過年化收益率高達8%甚至近10%的票據理財産品,銷售火爆。據媒體報道,蘇寧雲商上線的票據理財産品有12款,對外發行總額近100萬元,上線僅1分鐘就被秒搶。

  目前票據理財産品的特點,總的來説就是起點低、收益高、風險低、期限短,恰好迎合了投資者的需求,頗受資金量大且對資産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歡迎。

  多方逐鹿,三大派系分割市場

  “票據理財平臺主要分三類:一類是以阿裏招財寶、京東小銀票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第二類是銀行係平臺,如平安銀行小票通、民生易貸(e票通);第三類是專業票據理財平臺,如金銀貓、票據寶、投儲線上等。”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説。

  事實上,最早讓票據理財火起來的是阿裏金融推出的“招財寶”平臺,這一平臺銷售基金、保險等産品,其中也包括了“票據貸”這樣的理財品,激起了不少投資者對這類産品的熱情。就網際網路平臺而言,它們自身並不開展票據業務,也沒有資源優勢,然而由於其背靠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有著良好的流量優勢,通過與票據仲介合作,作為一個銷售通道,年化收益一般在6%-7%之間。

  銀行係優勢則是專業程度高,信用好,其給出的年化收益基本在4%-6%之間,基本上就是銀行貼現利率。

  專業平臺一般都是線上下長期從事票據業務,積累了豐富的資源,然後轉戰網際網路。這些平臺給出的年化收益在7%-9%之間。此外,一些P2P網貸平臺也有推出相關産品。

  疑問

  逆襲“寶寶”還是難成為主流?

  數據顯示,僅在2013年,中國金融機構累計貼現票據規模約45.7萬億元,其中,500萬元面額以下的小額票據約20%,而銀行消化還不足一半,整體在民間信貸市場中流轉的小額票據規模超過4萬億元。如若這逾4萬億元的龐大票據市場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消化掉,其所蘊藏的財富體量真可謂大有錢途。那麼,票據類定期産品是否會成為網際網路理財的新趨勢?

  專家認為,由於流動性寬鬆,“寶寶”軍團裏的資金會因收益率過低而進一步分流出來。基於不少投資者風險偏好偏低,不會接觸P2P網貸,同時對銀行有根深蒂固的信任,而絕大多數票據理財的信用風險還是在銀行一方。只要能夠在貨幣基金、銀行理財與P2P網貸之間明確差異化定位,票據理財完全可能借風前行。

  不過,有聲音認為,現在網際網路平臺出售的票據理財産品收益高,一方面是因為企業融資需求急切,希望儘快獲得資金,因而願意付出相對較高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平臺為了促銷吸引人氣,自己掏腰包補貼。隨著類似票據理財産品的加快推出,這種高收益率難以持續,未來收益率將逐步回歸正常水準。

  華泰證券分析師王樂樂認為,市場對財富管理需求很強烈,且投資者愛追求高收益,短期會促使一波票據類理財産品的發展,但監管層的態度更為重要,還有待於看這類産品能否很好規避監管。

  殷燕敏表示,票據融資市場的規模有限,資訊不透明、規範性有待加強,可能很難成為一種主流的理財産品廣泛推廣。

  唯一的風險就是銀行倒閉?

  儘管部分票據理財打出“唯一風險是銀行倒閉”的宣傳語來行銷,但其背後隱藏的風險還是有不少質疑。

  儘管有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但並不表示完全沒風險。首先,票據理財是單個融資方以票據作為質押擔保,通過網路平臺向公眾(即法律上所謂的不特定對象)集資,並承諾到期給予相應回報。但目前法律上對這種融資方式是否可行並未完全明朗。

  其次,虛假票據、克隆票、延遲支付均為這種投資方式帶來了不可控因素,因此高收益率絕對難以持續。“目前而言,基於票據融資市場衍生出的票據理財産品屬於新産品,模式機制尚未成熟,加之資訊不透明,尚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和風控體系,其中或許隱藏著諸多風險。”據票據仲介人士介紹, 實際上票據理財的主要風險還在於延遲兌付的違約風險。整個票據市場目前的到期違約率平均為0.2%-0.45%,但如果承兌行集中在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機構,到期兌付風險會高於平均水準。

  此外,投資平臺的信用風險也不得不防。“很多平臺以超高收益率吸引投資者,一旦票據發行平臺出現資金週轉問題,可能導致難以償還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購買票據理財産品,最好選擇大銀行承兌的票據,並盡可能選擇信譽高的平臺投資。對收益率高於正常水準20%的産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據《新快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