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票據市場遊走灰色地帶 業內呼籲修法加強監管

  • 發佈時間:2015-02-06 07:33: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唯一風險是銀行倒閉”,這是很多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的宣傳語。較低的資金門檻、較高的收益率,票據理財一度被業內人士看好,並預言其將成下一個餘額寶。然而,此前曝出的中匯線上兌付事件,對票據理財敲響了警鐘。

  杭州是票據的主要集散地。記者近日了解到,杭州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對於上線票據理財産品日趨謹慎。

  一位接觸過多家網際網路票據平臺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多線上票據平臺,前身都是做線下交易業務,或有關聯企業做線下票據業務。

  據了解,當前線下的票據市場,又多處於灰色地帶,從業人員要想從中賺錢,就要進行買斷、包裝。

  上海普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映輝近日表示,目前,票據市場有的業務屬於違規創新。為此,她呼籲相關部門對《票據法》作出修改。

  線上票據平臺多有線下背景

  1月21日,大公信用數據有限公司在其發佈的 《網際網路金融票據質押融資信用風險報告》中稱,網際網路票據質押融資平臺數量不斷增長,模式不斷創新,融資規模越來越大。截至2014年10月,網際網路票據融資規模達10萬億元,接近線下全國總票據市場規模的5%。

  前述接觸過網際網路票據平臺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很多線上票據平臺,前身都是做線下交易的,或者有關聯企業在做線下票據業務,“其實,這也是順理成章的。如果本身沒有一定的積累,如驗票能力、收票能力,線上也玩不轉。”

  一位以線下紙票為主、每天成交量達4億~5億元的票據仲介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正在考慮推出線上業務。

  而線下的票據市場,又多處於灰色地帶。一位曾經從事過“倒票”業務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正規的交易賺不了多少錢。

  據他介紹,在“倒票”過程中,一般會有一個相關聯的中間過渡公司作為包裝戶。“倒票”人從企業把票收進來,同時準備好相關合同,一起轉給包裝戶,然後再由包裝戶去銀行貼現,賺取中間利差。為了順利實現這個過程,一般情況下會有七八個不同類別的公司,比如農産品公司、金屬公司等,然後將銀行貼現的錢從這些公司賬戶提取到個人賬戶,再用這些錢繼續去買票,不斷快速、迴圈操作。由於央行對資金有監督檢查,個人賬戶在累積到一定額度的時候,就會換一張身份證重新註冊開戶。

  “灰色地帶”範圍有多大?

  1月30日,李映輝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年會上直言,如果按照現在的《票據法》以及《商業銀行支付結算管理辦法》,那麼目前票據市場有50%,甚至更多的業務是不能做的。但現在這些業務依然在運營著,很多的創新是屬於一種違規的創新。

  “線上的票據理財産品,有些收益率很高,而銀行的貼現率才5%多一點。對此,可以有兩點判斷,一有灰色收入,二平臺不只是仲介角色,可能實際參與了票據的買斷與包裝,因為靠持有到期,利潤是很低的。”一資深業內人士表示。

  此前,出現提現困難的中匯線上,給予投資者的收益率高達18%。

  上述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線上和線下的票據市場本質沒有變,無非通過線上渠道套了一件外衣,更加讓人看不透。要做票據買斷,需要有強大的自有資金和民間借貸資金,現在變成了通過網際網路募集資金。相比線下,線上資金成本更低。

  部分網際網路平臺對票據理財漸趨謹慎

  某國有銀行票據營業部人士表示,網際網路票據的生長點在於小額票據,而其持有者往往是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大、貼現難度高,難以通過銀行獲得融資。據統計,目前國內票據市場流通的票據中,20%左右為面額低於500萬元的小額票據,這塊市場的規模達到了9萬億元。然而,持有小額承兌匯票的企業,往往只能將匯票質押給民間仲介,並付出高昂的貼息,有時候貼息甚至達到20%。

  多位業內人士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管線上還是線下票據市場,其能夠得以蓬勃發展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中小企業融資難。

  目前,我國存貸款利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但貼現和轉貼現利率已基本市場化,由市場供求決定,不同地區、不同時間點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貼現利率比貸款利率低2到3個百分點。

  杭州作為中國票據的集散地,擁有眾多的中小企業,票據質押融資憑藉其融資成本低的優勢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形式。目前,當地每天流通金額在200億元左右。

  2014年,國瀚金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國瀚金控)推出了“聯合·恒贏票據投資基金”,以私募基金的形式幫助解決企業的流動性問題。據介紹,該基金募集的資金主要用於中小企業票據質押借款及託收和貼現等業務,投資回報按不同金額、不同期限,年化收益在8%~12%,投資金額起點為20萬元,每10萬元遞增。目前,該基金每人平均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

  “針對小票難貼現的情況,票據基金可以發揮一個小票集合的職能。通過與銀行簽訂協議,比如一年50億的額度,將一些小票進行規模化處置,同時提高對銀行的議價能力。”國瀚金控負責人表示。

  據悉,國瀚金控目前在票據方面的日均交易量在5億元左右,該公司另一位負責人表示,計劃2015年規模上會有所突破,日均達到11億~21億元。

  與線下市場不同,中匯線上事件曝光之後,網際網路平臺對於上線票據理財産品逐漸趨於謹慎。

  杭州財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挖財)總裁顧晨煒表示,票據理財是公司關注的一塊領域,但不是特別優先,目前還沒有正式上線的相關産品,因為票據理財産品收益偏低,而且有下降的趨勢。

  杭城另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則表示,不會上線票據理財産品。該平臺創始合夥人表示,“票據理財完全沒有優勢,正規的票據理財收益在4%~5%多一點,收益上和貨幣基金差不多,而靈活度上票據理財一般要求有固定期限,又沒有貨幣基金方便。”

  專家:融資性電票難以發展

  據了解,中匯線上在其票據理財業務上線之初,曾與多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展開闔作談判。挖財是中匯線上的首批合作談判對象之一。

  “當時,市場上的票據理財收益普遍在7%左右,而中匯線上給出了18%的收益”,最重要還是中匯線上的票據業務存在唯一性問題,整個洽談和挖財盡職調查過程中,都無法提供詳實資料供挖財排除其取票自融的可能性。”挖財方面表示,票據理財産品,首選的合作對像是銀行,其次才是專業的票據理財平臺。

  除“自融”的可能性外,票據理財也並非像一些網際網路票據理財平臺宣傳的一樣“100%安全”。

  “唯一性,這是目前很多網際網路票據平臺做得不太規範的。(銀行承兌匯)票一旦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發不出,要保證票不能被挪動”,挖財風險管理副總裁趙永鵬表示,另外,紙票除了假票風險外,在蓋章簽字中也很容易出錯,雖然不影響承兌,但會出現延期等情況,所以還要考察平臺是否有風險備付金,一旦某一張票據出現兌付問題,可以先補上。

  這一點上,電子票據有天然的優勢。“相比紙票,電票在真實性和唯一性方面都更有優勢。電票的轉讓操作更嚴格、更便捷,會有電子背書,倒手也不容易操作。”趙永鵬表示。

  但現實是,票據市場目前大部分做的是紙票小票。雖然早在2009年10月,由央行建設並管理的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就已經建成並運作。

  對此,一位銀行系統出身的人士稱,如果票據是純粹為貿易而産生的,電票肯定是會有發展的,但目前大部分的票是融資性質。該人士分析稱,銀行將授信額度變成票據額度,要求企業先存入保證金。這樣一來,銀行既吸收了存款,又不佔用額度,同時減輕流動資金壓力。因為銀票是半年後支付的,撥備不需要那麼高。但企業拿到票之後,是需要用錢的,所以只能去貼現。如果直接用票據去付貨款,又存在其他問題,如票據無法拆分。

  “如果仍是以融資性票據為主,電票是很難推動起來的。”上述銀行系統出身人士稱。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電票只是提高了虛假交易的成本,如果要做假的,還是可以做到的。

  多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票據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其實,票據業務本身不是新行業,但《票據法》要求有真實交易背景,現在大部分的票據業務處於灰色地帶,行業管理上比較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專業素質良莠不齊。

  為此,李映輝在上述論壇上也呼籲相關部門對《票據法》進行修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