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額存單或衝擊低風險産品

  • 發佈時間:2015-06-08 06:32:1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理財頭條

  上周,大額存單管理辦法正式出爐,利率市場化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上浮區間已經放開至1.5倍,不少學者分析認為,央行很可能年內實現存款利率浮動上限最終放開。面對利率市場化的浪潮,不少銀行紛紛進行存款産品定價創新。南方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目前銀行存款利率變化多樣,出現了多種靈活高收益的存款産品。而專家也分析指出,大額存單的發行將會對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産生替代效應,未來儲戶要貨比三家還需要做更深入的比較。

  ●南方日報記者 黃倩蔚 實習生 成潔

  走訪??

  貨比三家更重要

  國有銀行上浮30%

  今年以來,央行接連3次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2.25%,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擴大為1.5倍。離央行5月降息將近一個月,不少銀行再次調整了自家的存款利率。過往被認為利率較低的國有銀行也開始紛紛提價,出現了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利率倒挂的現象。

  近日,記者走訪了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多家市內銀行,發現目前各家銀行在存款類産品上定價差異化明顯。銀行除了根據不同期限進行差異化上浮以外,還根據存款額度的大小來進行利率分級。其中,對5萬元以上的一年期存款,甚至有國有銀行給出上浮40%的高收益。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存款的最低“掛牌利率”接近,在央行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了約10%,其他全國股份制銀行上浮約20%。但事實上,細問之下,不少銀行根據存款額度不同進行了差異化定價。

  例如,如果儲戶定期存款1萬元以上,農行、工行可以給出基準利率的1.3倍,上浮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達到2.925%。但在建設銀行,要享受1.3倍的一年期定存,則存款額度要達到5萬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市內某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儲戶在中國銀行任何金額的定期存款皆可享受央行基準利率的1.3倍收益。如果定期存款額在5萬及以上(只能做一年),在中行還可享受1年內(含1年期)相應檔期央行基準利率的1.4倍收益,此時一年期定存利率達3.15%,這一利率水準幾乎與城商行一致,遠遠高於一般的股份制銀行。若定期存款額為200萬元及以上,可享受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3個檔位相應央行基準利率的1.4倍收益。

  不過,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一年以內定存上浮的幅度反而只有20%。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存5萬元一年,在中行和招商的利息相差325元。

  創新??

  活期流動性與定期利息可兼具

  除了不同額度定價差異開始顯現以外,各家銀行也紛紛推出了多種打破傳統整存整取定期利率流動性的存款類産品。

  如工行的特色存款産品“節節高2號”,起存金額是1萬元,兩年內儲戶提前支取可享受基準利率上浮30%的優惠利率按實際存期靠檔計息。也就是説,如果小陳在工行存1萬元一年定期,享受2.925%的利率。到6個月時,小陳急需用錢,需要提前支取存款,按照傳統規則,這筆存款只能獲得活期的利率。但這款存款産品則可以按照“最接近”的6個月定存上浮30%來計息。

  此外,由於當前股市火爆,儲戶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較高。在存款流失壓力之下,市面上也有多家銀行推出以活期的流動性享受定期收益率的存款産品。如工行日前推出的創新活期存款産品“薪金溢1號”。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在工行有逐月穩定代發工資,且以薪金卡為工資收入的賬戶,如果其活期日均存款達到1萬元至5萬元,可享受2.76%的利率,相當於一年定存利率上浮22%。若日均存款5萬元以上則享受3%的利率,相當於一年定存利率上浮33%,按季度計息。

  記者計算了一下,假設李女士在工行代發工資,賬戶日均餘額為8萬元,並簽訂了“薪金溢1號”存款協議,存期為81天,則她的收益為547元,相較于64元的活期收益多750%,期間資金可以自由進出。

  此外,農業銀行也為5萬元及以上的活期存款提供“自動理財賬戶”服務,可享受2.45%的活期優惠利率,可在任一工作日的下午3時之前將錢款轉回活期賬戶。中國銀行的“活利寶”産品,活期餘額2萬元以下可按該行掛牌定期利率的6折計息;2萬元以上則可按最高為一年期的定期利率計息。

  銀行理財工作人員表示,由於上述的這些産品是真正的存款,加上目前股市資金週轉的需要,比定期存款在流動性和收益率上更有優勢。但與此同時,儲戶也需要考慮到當前的降息環境,定期利率有鎖定價格、抵抗利率下行的優勢,因此儲戶也要注意存款期限的長短搭配。

  多元??

  大額存單或衝擊理財産品市場

  面對利率市場化和股市的雙重夾擊,目前四大行的低風險短期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低於5%,股份制商業銀行如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僅維持在5%左右。

  央行雖然已經開閘大額存單,但是記者走訪市內多家銀行還沒有看到有大額存單業務真正面市。有某小型股份制銀行總行人士透露,該行目前尚在申請發行大額存單的資格。而國有銀行人士也透露目前暫未收到總行關於大額存單的相關安排。

  但是,普益財富分析認為,大額存單的發行將會對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産生替代效應,其替代程度將取決於二者的相似度。

  普益財富分析師匡宸郗分析表示,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大額存單的收益率與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差距較小。目前推測,一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約為4.1%~4.2%;而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在經過4月份降準、5月份降息之後,其收益率也已經出現了大幅下滑,就連普遍認為收益率較高的城商行,其最近發行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也鮮有超過5%的。因此,從收益率上看,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對於以往定期存款的高收益優勢在不斷喪失。

  其次,大額存單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轉讓,具有極強的流動性。當投資者出現緊急情況需要調用資金時,可以快速地在二級市場進行套現,且交易成本較低,這也是銀行理財産品無法比擬的優勢。此外,大額存單功能多樣化。大額存單不僅可作為出國保證金開立存款證明,還可用作貸款抵押,這對於有出國需求和貸款需求的人士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可以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獲得額外的收益。

  “這些附加功能是銀行理財産品所不具備的。”匡宸郗表示,通過大額存單和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各自優勢的比較,可以發現,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優勢不再明顯,而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優勢和附加功能突出,因此,從需求的角度看,保守型投資者更有動力選擇大額存單作為其投資工具。

  事實上,從銀行的角度分析,大額存單的發行成本也低於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據銀監會2013年167號文要求,銀行發售理財産品前10個工作日以電子化報告的形式報送相關資料,並對相關資訊進行登記,這無疑提高了銀行的發行成本。據銀監會2013年8號文要求,商業銀行應對每個理財産品進行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並且要負有充分披露所投資産的資訊的責任。相比之下,大額存單的運營成本低於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此外,大額存單在存續期內作為主動型負債工具,使得銀行可根據期限結構發行適合自己負債管理的存單,由此穩定銀行流動性、利率結構和負債成本。大額存單的出現可以在實現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留住存款的功能的同時,還能降低銀行為此付出的發行成本和運營成本,銀行也有動力積極地發行大額存單。

  截至2014年末,保本浮動收益類銀行理財産品資金餘額為3.26萬億元,佔全市場的21.69%;保證收益類銀行理財産品資金餘額為1.67萬億元,佔全市場的11.14%,二者的市場份額合計是32.83%。普益財富分析認為,大額存單的發行主要是對這部分市場産生巨大的擠出效應,屆時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的發行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由於這類産品佔據了整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三分之一的份額,發行規模的大幅萎縮會拉低整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增長速度,甚至還會引起減速,而這將會影響整個銀行理財産品市場的格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