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興市場貨幣大跌人民幣中間價持穩

  • 發佈時間:2015-08-03 07:4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新興市場貨幣大跌 人民幣中間價持穩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基本持平

  廣州日報訊(記者 周慧)A股上周盤整震蕩並未影響人民幣即期匯率的淡定表現。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匯率延續著窄幅橫盤整理走勢,中間價亦基本持平,人民幣中間價上一週累計漲4個基點至6.1172,此前一週累計跌23個基點。不過在離岸匯率市場,人民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遠期合約貶值預期明顯。

  人民幣中間價持穩

  這邊廂美元勢如破竹,那邊廂新興市場貨幣卻在遭遇史上最強跌勢。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升溫引發新興市場各國央行採取預防措施。但是人民幣近來卻盯緊美元波動,完美維持中間價的穩定性。

  彭博社所追蹤的24種交易最為廣泛的新興市場貨幣,過去一個月中有20種貶值。俄羅斯盧布、智利比索以及巴西雷亞爾5月中旬以來的跌幅領先,都有超過10%的跌幅。

  但是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匯率延續著窄幅橫盤整理走勢,中間價亦基本持平,人民幣中間價上一週累計漲4個基點至6.1172,此前一週累計跌23個基點。不過在離岸匯率市場,人民幣NDF遠期合約貶值預期明顯。根據8月1日人民幣NDF遠期合約顯示,六個月的買入賣出價分別為6.193和6.196,而7月1日時同一週期的報價僅為6.173和6.177。

  另外,人民幣期權市場也變得更加活躍。投資者買入期權人民幣合約,對衝接下來的3個月至6個月內人民幣兌美元潛在的貶值風險。

  二季度資本外流有所減少

  瑞銀證券分析師汪濤表示,過去一年外匯儲備縮水了將近3000億美元,雖然國內實體主動進行海外資産配置會導致資本外流,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變為貶值預期的背景下,國內企業開始加快償還之前積累的外債。前期進來的套利資金在撤退,也是造成資本外流的重要因素。國際清算銀行數據顯示,國外銀行對中國實體的外匯債權在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一季度期間減少了1280億美元。

  汪濤估計,今年二季度非直接投資流出規模有所減少。在剔除對政策性銀行注資後,資本外流規模可能不到1000億美元。

  不過在他看來,從更深層次來看,國內居民和企業部門海外資産配置需求是導致資本外流擴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過去幾年資本管制逐步放鬆,投向房地産等各類海外資産的資本流出因而穩步增長。國內經濟疲弱、房地産市場調整以及人民幣貶值預期可能都加劇了此類資本流出。

  國務院辦公廳此前也發佈意見稱,中國可能會擴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範圍。業內人士指出,這可能是放鬆匯率控制的一個跡象。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日間波幅有望進一步放開,並認為此舉將有利於市場力量在人民幣匯率形成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且減少了人民幣加入SDR的技術障礙。

  專家看市

  中國銀行廣東分行外匯分析師劉文亮

  離岸匯率包括即、遠期都相對在岸匯率貶值,但是幅度遠小于去年,且呈現波動性,跟股市相關性較大,不必過分解讀。人民幣盯住美元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若美元升值,會使得人民幣兌歐元、日元這些貨幣大幅升值,對出口企業是不利的。“但當前美元的強勢已經基本反映了加息預期,不會突破一季度100的水準,或將持續高位盤整,但是一旦9月或者年內美聯儲沒有加息,則是利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

  應當利用市場化的匯率來形成一種機制,漸進地擴大人民幣波幅讓市場主體建立避險意識。人民幣匯率必須更加靈活、更有彈性,反映市場供求平衡。如果人民幣仍然盯住美元,人民幣加入IMF貨幣籃子只會進一步增加美元對SDR估值的影響。

  瑞銀證券分析師汪濤

  未來一年隨著美聯儲加息、中國經濟增速繼續放緩,貶值壓力可能會加劇。事實上,金融危機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已升值32%,2013年1月以來也已升值18%,目前人民幣匯率可能被小幅高估了。隨著未來美元進一步升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或應當停止升值甚至小幅貶值,以保護出口競爭力、緩和國內通縮壓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