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持續高溫蘭州人哪涼快哪呆著

  • 發佈時間:2015-08-03 01:32:52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持續的高溫“燒烤”下,城市裏的鋼筋混凝土就像煉丹爐一樣,似乎要把人熔化掉。驀然發現,蘭州人常説的“哪涼快哪呆著去”絕不是一句罵人的話,而是最貼心的關懷。風景如畫的興隆山、涼風習習的蘭山、松濤陣陣的石佛溝、瓜果飄香的安寧桃園便成為金城人民的納涼之地。市民在享受夏日清涼的同時,安靜優美的農家小屋,獨具特色的農家飯,還有田園般的農家生活,一切都那麼吸引著省城市民的目光。當成千上萬的人為了避暑“上山下鄉”,必然帶火了“農家樂”,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興隆山接待量日均突破萬人

  位於榆中的興隆山歷來是蘭州人的避暑勝地,昨天記者從興隆山旅遊管理中心獲悉,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興隆山的遊客接待量日均突破萬人。其中8月1日出現今年的最高峰,避暑的市民直到晚上九十點才離開,以至於興隆山至縣城的101省道長時間堵車,不得已晚間出動交警,指揮車輛。

  從榆中縣城往興隆山風景區走,101省道邊是一處極具特色的建築群。這裡是農村危房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集中示範區——榆中縣城關鎮興隆山村。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這裡成了遠近聞名的農家樂,在旅遊旺季家家客滿。徐海龍經營的龍門客棧在這一帶小有名氣,8月1日,龍門客棧接待了500多名遊客,是平時的兩三倍,徐海龍他們一直忙到晚上11點。當晚,樓上的9間房全部住滿了客人。涼爽的氣候,美味的農家飯是吸引遊客的“法寶”。

  每天2萬餘人皋蘭山避暑

  7月31日晚間,市區經過白天38度的高溫炙烤,連風都是熱的。王女士一家驅車上了皋蘭山,發了一條微信“山頂的夜晚真涼!”朋友們在點讚的同時也三五相約上山避暑,俯瞰蘭州夜景,晚上花80元至150元住在農家樂,頂著滿天星辰,享受一個涼爽的夜晚。

  皋蘭山離市區只有幾公里,隨著市區政府連續多年實施“大蘭山”景區開發建設,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寶峰山莊負責人冉寶峰是皋蘭山二營村村民,五年前,他萌發了承包荒山邊綠化邊開農家樂的想法,不但把多年做生意攢下來的錢全部投入,又從銀行貸款建成了寶峰山莊。經過多年的建設綠化,寶峰山莊已建成極具鄉土氣息的農家樂景觀,4000平方米的面積可容納500人同時就餐,包廂11間,窯洞12間可供住宿,宴會廳1間,涼亭12間和室外休閒區域,停車場可停放100輛轎車。剛剛過去的雙休日,寶峰山莊接待了近千人。據他估計,蘭山上有大小農家樂200余家,按平均每家日均接待百人計算,每天有2萬餘人在皋蘭山避暑。農家樂在樂了市民的同時也富了農民。

  桃園深處有人家喝茶避暑好地方

  8月2日,位於安寧仁壽山黃家灘新村的草堂傳奇山莊裏遊客爆滿,幕名而來的客人眼睜睜地盯著院子裏蘋果樹下的兩張閒桌子,就是不能坐。老闆趙小輝抱歉地説:“有老顧客已經提前兩天訂好了座位。”為了品嘗這裡的特色菜品柴火雞,雖然蘋果樹蔭下沒有位置,這些客人還是選擇在草堂傳奇就餐。即便在室內,這裡怎麼説也比市區涼快,孩子們還可以在院子裏嬉戲打鬧。

  一位客人説,現在家家都用天然氣做飯,總覺得沒有小時候吃的農家飯香。草堂傳奇的柴火雞恰恰是用傳統的土爐子架一口大鐵鍋,用柴火慢慢燉出來的,“一口鐵鍋一隻雞,演繹傳奇美味,”讓食客仿佛找到了記憶中的味道。

  據趙小輝説,最近一段時間,隨著蘭州持續高溫,客人們走得越來越晚,有些客人甚至會呆到十一二點才駕車離開。這樣算下來,他們每天要堅持12個小時,雖然辛苦,但苦中有樂。

  數據:全市已有星級農家樂

  1308戶

  “鄉村旅遊已經發展成為旅遊業的新熱點。我市兩山夾一河的自然地理條件以及四季宜人的氣候,有著發展鄉村旅遊的先天優勢,深厚的民俗文化和優良的資源富集為發展鄉村旅遊提供了後天條件。”蘭州市旅遊局規劃處處長錢文君告訴記者,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有星級農家樂1308戶。今年,我市計劃創建600戶農家樂,正在有效推進。各縣區都在依託各自資源走集群發展模式,形成了城關區頭營二營村、榆中興隆山村、青城古鎮,連城古鎮、河口古鎮、皋蘭什川等農家樂聚集區。

  與此同時,全市通過策劃提升鄉村旅遊節慶活動,如安寧區仁壽山的“桃花節”,皋蘭縣什川鎮的以萬畝梨園為依託每年一屆的“花漾什川,皋蘭文化旅遊節”,榆中縣興隆山的“紅葉節”以及七里河區的“百合文化旅遊節”。通過一系列旅遊節慶活動,提升鄉村旅遊的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首席記者劉蔚霞文/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