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智慧手機為何能在美國立足:不做便宜貨

  • 發佈時間:2015-08-02 07:4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1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借助用戶量基數激增、以及“洋品牌”定價過高等契機,國産品牌得以崛起,並迅速佔領了國內中低端市場。但是,四年之後,當中國市場減速之際,國産品牌不得不開拓海外,甚至殺入洋品牌的主場。而面對美國消費者,他們想要摘掉“便宜貨”的標簽。

  中興通訊今年7月在美國發佈了迄今為止標價最高的旗艦産品Axon,超過300美元的定價再次展現該手機商向中高端産品過渡的野心。北美公司終端CEO程立新在新品發佈會上表示,中興未來要增加增值服務、而不是無名的低端機,目標是未來三年在美國銷量翻一番。

  這一戰略和曾經成功進軍美國的日韓電器相類似,以薄利多銷進入市場,以創新技術增加産品溢價並建立品牌形象,以求最終獲得豐厚利潤。特別是在2008年 谷歌推出安卓系統之後,價格低廉的手機定制系統給給力求做出差異化的新生品牌降低了門檻。中國企業對研發投入的增加以及專利意識的增強,也給中國企業從貼牌工廠向創新企業轉型打下基礎。中興表示,相比以前上百條生産線的佈局,目前公司的新戰略是減少生産線而打造精品,特別是符合本土化的精品。

  一位受邀參加中興新品發佈會的美國時尚頻道記者對騰訊財經表示,無論是發佈會以電子音樂開場的風格,還是展示區和NBA球員一同打籃球的互動設置都展現著這一中國公司想融入美國文化,特別是中高端市場的訴求,“做得很潮流化,並不像中國公司以前刻板、不善言辭的形象。高管也很自信,英文溝通很流暢”。

  程立新表示,中興是2007年在美國賣出第一台手機的,隨後花了8年時間積累,當本地消費群體接近2000萬,本土夥伴投資超過185.5億美元,特別是專利在2014年底超過6萬件後,中興更有底氣將産品線向中高端遷移。

  相比華為、中興等老牌手機廠商在美國市場上通過産品升級、漸入佳境的風格,年輕的中國初創企業憑藉著創立之初的品牌意識和國際化戰略,以更靈巧貼身的姿態在強勢運營商的美國市場上殺出了一條直銷的血路,甚至擁有了“鐵桿粉”。以“不將就”為口號的一加成為一家代表性企業。

  “首先打動我的還是比 蘋果低一半的價格,但後來我發現手機速度快,有我喜歡的厚重質感,而且不用跟運營商簽綁定合約。”在美國紐約一家科技公司做技術的Josh表示,為了參加下午4點的一加手機2代新品試機體驗活動,自己在炎炎夏日的時代廣場排了快5個小時的隊。Josh指著時代廣場上眼花繚亂的各類廣告牌表示,“沒有花錢在這上面打廣告的産品並不就是拿不出手的‘便宜貨’,只要産品過硬,我都不會介意它是否來自中國”。

  負責海外市場的一加聯合創始人裴宇成為現場粉絲爭相合照的對象。這個生於北京、長在歐洲、大學輟學的90後表示自己也很驚訝,3天內網上預定量已經超過100萬台,海外銷量超過國內。他表示,下一步將會引入矽谷創投打造美國團隊,或許會在紐約設立辦公室。相對中興在新品發佈會上發出的“成為美國市場第三大手機製造商”的宣言,裴宇在表達創業動機時同樣直白,“想改變世界”。他坦言,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有一個喬布斯的人偶。但一加同樣遭遇著質疑,發貨時間長、本地沒有維修團隊、鮮有核心創新是批評人士主要針對的目標。

  目前,無論是華為、中興、一加還是酷派,在美國市場都仍處邊緣,聯合市場份額都不足10%,精品化路線能否轉化為市場份額還要等待時間的考驗。有分析師表示,國産手機目前採用蘋果或三星少用的高配置硬體來走精品路線,雖然暫時取悅少數消費者,但其實和毛利潤超過40%的蘋果相比距離還很遙遠。未來能否真正建立蘋果三星一般的國際品牌,還要看能否走上規模化生産。更何況,在尚未走向規模生産之前,還可能遭遇運營商的渠道積壓和其他成熟品牌的專利戰。

  “中國人在各地投資,成為歐美社會的精英。在我的印象裏,中國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似乎比美國還高,我想他們的産品格調是有吸引力的”,一位在時代廣場圍觀一加宣傳活動的歐洲遊客表示,“但是,持續性如何令人疑惑。我還是會選擇經過時間檢驗的牌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